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263448
大小:6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16
《2019春北师大版语文三下《花儿也会放风筝》word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春北师大版语文三下《花儿也会放风筝》word教学设计作者:李建花(小学语文 甘肃张掖临泽三期小学语文一班)北师大版课标小学语文三年级小学语文第6册-北师大版第4单元可爱的小生灵花儿也会放风筝教学设计学科名称:花儿也会放风筝《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内容分析:《花儿也会放风筝》是一首情趣盎然的儿童诗,作者用儿童的语气,描述了孩子们快乐地放风筝的情景。全诗以生动、活泼的语言,通过孩子们、风筝、花、蝴蝶、蜻蜓,描绘出了一派生机盎然的“闹春图”,呈现出一幅表现大自然和谐统一,人和其他小生灵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美丽画面。这首诗告诉我
2、们,大自然是美丽的,人和动物可以也应该在一起享受大自然所赐予的一切,全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对大自然、对万物、对生活的热爱。学情分析:学生现在比较喜欢读这类优美的小诗,已有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养成了背诵、积累语文材料的习惯。孩子们心底善良,情感纯朴,热爱自然,喜欢小动物。教学目标: 1、学生课前预习时自主认识生字:盈坪蜻蜓;会写:盈坪尾瞧旋滑蝴蝶蜻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要能读出热爱大自然,热爱万物,热爱生活的语气和情感来;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或全诗;正确区分多音字“长”在诗中的
3、不同读音。 3、理解“绿盈盈 渴求 盘旋”等词语。 4、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经验体验人与自然界中小生灵的密切和睦关系,进一步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小生灵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体会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前组织学生踏春,放风筝。 (二)抓住课题,启发质疑 1、欣赏春景,激发兴趣。 多媒体大屏幕出示表现春天的美丽画面:阳光和煦,春风拂柳,草长莺飞,鲜艳的花丛中蝴蝶飞舞,一群儿童在草地上放风筝……学生欣赏后,教师导课:春天来了,万物苏醒了,
4、小朋友们最爱干什么?(学生回答:放风筝!教师板书“放风筝”)你们放飞的是什么样的风筝呀?(学生汇报)小朋友们放飞的一只只漂亮的风筝把蓝蓝的天空点缀得更美丽了,你们可真行。小朋友们会放风筝,花儿也会放风筝呢!(教师板书“花儿也会”,使题目完整) 2、启发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启发学生从课题中发现问题)?学生会提出:花儿怎么会放风筝呢?花儿为什么放风筝?花儿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花儿是 怎样放风筝的?…… (三)以读为主,人文合一 过渡语:同学们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那就请大家带着这些小问号,读一读,想一想,议一
5、议。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先默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然后进行各种方式的朗读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如:自由读——同桌互读——四人小组内轮读——指名读,为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铺路架桥。(提示:注意区别第1小节与第4小节最后一句“长尾巴”中“长”字的正确读音,第1小节中读zhǎng,第4小节中读cháng。) 2、细读课文,主动探究 过渡语:大家已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把你知道的用自己喜欢的
6、方式向同学们展示出来。好吗? (可以独立阅读,在书上点、画、批、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归纳总结,设计板书;可以与同伴交流;可以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研读课文,共享成果 过渡语:刚才大家都学得很认真,这些小问号解决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你还知道了什么,能不能告诉大家呢? (1)细读第一小节,感受快乐。 ①读了第一小节课文,你感觉到了什么?请举例说一说。 ②“渴求”是什么意思呢? ③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试一试吧! (自由读,指名读,评价。)(2)精读2~4小节,展开想象。 屏幕
7、上再次打出春天的画面。 过渡语:春天太美了,小朋友们多快乐呀!他们蹦蹦跳跳,跳跳蹦蹦,来到绿盈盈的草地上放风筝。可是,花儿为什么也来放风筝呢?花儿放飞的是什么样的风筝?它是怎样放风筝的呢?怎样飞叫做“盘旋”(可做动作表示)?让我们到百花丛中去欣赏吧!(这几个问题用小黑板出示) ①同桌交流。 ②指名发言。 ③播放《春天在哪里》的乐曲,让同学们闭目遐思,展开想像。 ④请告诉大家,你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培养语感,积淀情感 过渡语:同学们已经读懂了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小诗,把自己体会到
8、的感情读出来好吗? 1、学生自由朗读。 2、在四人小组中互相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大家互相评价。 3、师生共读,读出自己的情感来(老师读时请不要看书,实际上是背诵下来,激发学生背诵的欲望。) 背诵积累 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