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

ID:47244069

大小:69.0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12

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_第1页
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_第2页
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_第3页
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_第4页
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主要是指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下的小商品经济(也叫一般的商品经济),它既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又与自然经济在本质上相互对立。在自然经济下,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限制,另一方面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断地瓦解自然经济,促使封建制度逐渐解体。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从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生产关系。它的实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的形成。从宏观上来看,本专题内容主要分为两大块,即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从微观上

2、来看,国内外商贸、城市发展、货币演变和资本主义萌芽是本专题的主要内容。一、古代商业的发展概况与阶段特征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条件下产生的,并存在于阶级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主要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了历史条件。1.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人以贝作为货币,以朋为单位。商朝的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2、战国:诸侯国的都城(临淄、邯郸、大梁、郢)发展成为新兴的封建城市,市内有贸易场所,但商品大都与统治者有关。3.秦:都城咸阳是全国的商业中心

3、。民间自由经商的人日益增多,出现不少大商人,如巴寡妇清得到秦始皇的优礼。官府也兼营盐铁等。3.两汉:官营和民营商业遍及中原和周边地区。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如长安有东、西等九市。各地物品,如山西的木材玉石,山东的鱼盐丝漆,东南的药材,北方的牛马,都作为商品交换,并形成较为适当的比价。西汉齐地韦姓、京师樊嘉等非常富有。汉同匈奴、鲜卑、乌桓、南越以及西南诸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相当频繁。4.隋唐:隋朝:东都洛阳,商业盛极一时。唐朝:长安“坊”、“市”分开,东市、西市是繁华的商业区。城市商业繁荣:政府在市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市中有邸店和柜坊。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柜坊

4、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那时的店铺不能任意扩大铺面、摊位。市的买卖时间也有限定,仍有日中为市的古风。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在广大的农村,包括偏远的地区,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经商的人增多:有不少家财万贯、邸店遍布海内的大商人,更多的是中等商人和小商贩,还有不少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135.五代十国:杭州、扬州商业繁荣;成都是物资集散地,有蚕市、药市、米市、酒市;楚国财政来源以贸易收入为主。6.两宋:(1)北宋:①东京是最繁华的城市,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大街小巷店铺林立,还出现了“夜市”和“瓦肆”(娱乐场所),

5、与辽和西夏交界的边境地区设“榷场”,市场上流通大量金属货币,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②城市中行会组织进一步发展,行会保护和垄断行业的商业利益。北宋政府通过行会对商业实行控制和勒索。③农村出现定期的集市,有的形成固定的市镇,活跃了城乡经济,反映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南宋:商业贸易更加繁荣,商业城市以临安最为繁荣,人口达到百万。市内建有货栈、酒楼、茶馆等。7.辽、西夏、金:(1)辽的南京是商业繁荣的城市,“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2)西夏的凉州,商业也很发达,有专门贸易的场所。(3)燕京是金的商业中心。金设立税收管理机构,对往来商旅征收商税,商税成为国家

6、财政的重要来源。由于商业的发展,金代后期,银币已成为通用的货币。(4)榷场贸易,在辽、夏、金的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除官方贸易外,一般商人在榷场做生意须从政府领取营业凭证并交纳税金。宋辽边境上雄州、霸州的榷场最为有名。金人用马匹、毛皮换取南宋的茶叶、香料、药材等物品,贸易比较发达。(5)元朝: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来自亚洲、东欧、非洲海岸的商队、使节络绎不绝。8.明清——商业繁荣(1)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品种达到两百余种。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2)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3)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

7、著称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 (4)商业的持续繁荣使商人阶层日趋稳定,形成了闻名全国的晋商和徽商。二、城市的发展概况城市的发展从一个角度反映着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概貌。在我国古代,“城”与“市”是彼此分开、相互独立的两个不同概念。城就是城,是统治阶级居住的地方;市则是人们交易的场所,开始并不在城内。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古代城市主要沿着两种不同、甚至是对立的方向发展。一种方向是作为军事堡垒、统治阶级政治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城”,另一种方向是作为商品交换中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