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系列讲座之人人都是创造之人

科技创新系列讲座之人人都是创造之人

ID:47166101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5

科技创新系列讲座之人人都是创造之人_第1页
科技创新系列讲座之人人都是创造之人_第2页
科技创新系列讲座之人人都是创造之人_第3页
科技创新系列讲座之人人都是创造之人_第4页
科技创新系列讲座之人人都是创造之人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技创新系列讲座之人人都是创造之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技创新系列讲座人人都是创造之人为什么选择培养创新思维这个话题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创新是民族发展的推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精神首先是要增强科学意识,特别是创新意识,参与意识,实践意识,竟争意识。介绍创新思维的特点和方法,以克服创新心理障碍和思维消极定势,促进联想、想象等非逻辑思维,促进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和独立性。第一讲 人人是创造之人你有没有创造力?如果一个人具有了提供新设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就认为他具有了创造力正确的答案就是:人人是创造之人!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1

2、920~1930年,在创造宣言中写道: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我若有创造力,怎么什么东西都没有发明出来同学们在小的时候,父母教你说话,是不是所有的话都教给你了?用小树枝折成一把手枪,做过吗?为什么你的创新能力被仰制?长大了,幼稚的童心没有了,变得理智了,不好意思再去“胡思乱想”了,您的这种创造力被压抑了.成为一种创造潜力,而无法显示出来有极少数的同学获得小发明、科学小论文的成果,他的创造才能被显示出来,而大多数同学没有获得这种机会,是不是就没有创造才能了呢?发现自己的创造才能实际

3、上,你认真挖掘一下,就会发现在学习中,您想出了一个新的解题方法,尽管参考书上已经有了,别的同学己经想出来了,但却是你独立想出来的,对你来说,还是一种创新的过程。读小学时写了错别字,老师罚抄30遍课文,怎样应对的?也许你的学习成绩后进,认为更谈不上创造力了。实际上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创造力的大小,不是成正比的关系。有的同学能游戏中玩出新花样,办事中想出新点子,甚至搞出意想不到的幽默来,也说明他具有创造性。开发你的潜在创造力“人人是创造之人”,是不是同学们可以高枕无忧了?一个人天生就有一副好嗓子,是否就一定会是歌唱家?先天素质需要,然而更需要后天的教育与

4、训练,尤其是刻苦磨练,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音乐家。创造力也是这样,。。。。。通过教育和训练,任何一个人的创造力都能得到显著的提高,这就产生了人们创造力大小的差异,而一个人事业的成就与他创造力的大小成正比。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创造力越高,他事业的成就也越大。创造力与事业成就成正比有一个学生叫杨涛。。。。。1988年,高一年级的杨涛同学,来到宣武区青少年科技馆电子组参加活动。在电子手风琴研制中,用风箱控制电子手风琴音量的问题,是国际上电子乐器音量力度控制一大难题。杨涛联想到水压机大活塞虽然压强小,但面积大,因而压力也大的原理。心想,或许在

5、电子手风琴的风箱上采用大面积的压力传感面,并且通过杠杆的放大作用,把压力传到小小的传感器上,可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经过反复试验,反复修改,不断改进,他成功了。发明了风控式电子手风琴,获得了全国青少年发明创作比赛一等奖。同年11月,杨涛代表我国青年发明家(共两人)应邀赴莫斯科参加前苏联的青年创新展览创造力与事业成就成正比杨涛同学在高中二年级,发明了“傻瓜式”高精度数字控制器(获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制作一等奖),仅靠两组拨盘就可以分别预置液压缸上活塞运行的速度和行程,成功地解决了某设计院老大难问题,为国家节约上百万外汇。杨涛同学同学由于科技特长,被清华大学自

6、动控制系破格录取,念了两年退学到四通研究开发部工作,从技术工人做起,最后成为四通研究开发部副总工程师1995年,杨涛被评为北京市十佳青年科学家。杨涛同学说:”在四通研究开发部开发的新产品,得益于在科技馆学习发明创造学,,开展创造实践活动,提高了创造力,为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开发自身创造潜力意义重大、迫在眉睫在第一个问题“人人是创造之人”中,使我们了解到创造力人人有之,通过教育与训练一个人的创造力可以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创新之路充满着艰辛险阻,要在前人没有走过的荆棘从生中开辟出一条新路,更需要大无畏的胆识;创新之路也充满着无限风光,为人类造福、与

7、天地奋斗其乐无穷!“让我们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有的同学会提出:“发明家和科学家都是天才,这种天才在他们小时候就显露出来,我和他们比天壤之别,没有当发明家和科学家的这种信心。”这就是涉及到下一讲的第二个问题。第二讲人与人之间差别甚微人的大脑潜力巨大不少人对参加创新活动有心理包袱,认为在创新上有所作为都是一些天才,自己没有创新细胞,和他们相比天壤之别,没有进行创新活动的信心.。20世纪心理学最伟大的发现,莫过于发现创造力是智力正常人普遍具有的心理潜能。人与人之间差别甚微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没有形成巨大的鸿沟、没有造成天壤之别,这种差别不仅不大

8、,而差别微小,这个结论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从某一角度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极其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