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123107
大小:8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8
《打破往日的“平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打破往日的“平静”案例背景:在步入有效性课题研究后,我着意构建一种“学生自主性有效学习”模式。所谓自主性有效学习,就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或个体探究,教师不再是主体,而是课堂生活中的一员,是学生亲密的合作者、交流者、解惑者。在这一模式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发挥其能动性,同学之间的平等影响得以大力发挥,学生群体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心智潜力得以进一步开发。其次,就是要打破往日的“平静”。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如果课堂教学过于流畅、平静,未必是件好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通过设疑、启发、组织、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呼唤学生的“参与”与
2、“合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案例叙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太阳光与影子》,我用多媒体演示了这样一道题目:教学楼旁边有一棵树AB,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利用树影测量树高。在阳光下他们测得一根长为1m的竹竿的影长为0.9m,但当马上测量树影时,发现其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他们测得墙上的影长CD=1.2m,如果部分的影长BC=2.7m。经过一番争论,一致认为可以求出树高,你也能算出此树有多高吗?几分钟后,班里几位较好的同学就出示了完全正确的“标准答案”。解:如图(1),连接AD,过C作CE//AD交AB于E,则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AE=CD
3、=2∵=∴BE=3∵AB=AE+BE=1.2+3=4.2(m)4即树高AB为4.2m看了他们几个人的解法后,我感到很吃惊,因为这是完全正确的“标准答案”!但我马上意识到,如果就此为止,同学们可能只是得到这个现成的答案,而这绝不是我的教学目的和作风,我不满足于这种表面的轻松与流畅,想打破这种平静。于是我笑着说:“你们很聪明!不过是怎样想到这种解法的呢?你们谁来跟大家说说好吗?”甲同学站起来说:“我是这样想的,连接树顶A与影子顶D就确定了太阳光的方向,再由太阳光是平行光线的原理,过C作CE//AD交AB于点E,则把树AB分成了两部分,其中AE部分的
4、影子DC上了墙,BE部分的影子BC则刚好不上墙。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可知AE=CD=1.2m,再由同一时刻两物体的长度与其影长对应成比例可求出BE=3m,从而算出树高AB。”在我的暗示下,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到此为止,看似应该划上圆满的句号,可是并没有。这道看来很平常的题目,却又引发了乙、丙这两位同学的一番钻研,从而提升了题目的思维价值。可以说,这两位同学硬是把平平淡淡的“白开水”酿成了甘醇芳香的“红酒”,他们的钻研成果经过我的鉴定都“正宗”的,我当场分别命名为“拆墙法”和“埋树法”。现把他俩的做法记录如下:拆墙法:解:如图(2),连接
5、AD并延长交BC于E,则=,即=所以CE=1.08所以BE=BC+CE=2.7+1.08=3.78因为=,即=所以AB=4.2,即树高为4.2m4思路:连接AD确定了太阳光的方向,假设没有墙,则树顶的影子应落在E处,而转化为不上墙的情形。埋树法:解:如图(3),过D作DE⊥AB于E,则四边形BCDE为矩形,所以BE=CD=1.2,ED=BC=2.7因为=,即=,得AE=3所以AB=AE+BE=3+1.2=4.2即树高为4.2m(3)思路:假设把树下部埋掉,土填到D处为止,则露在地面上的部分AE的影子刚好不上墙,即为ED,因=,求出AE=3,再加
6、上埋在土里的部分BE=1.2,即为树高。在将要下课的时候,我叫同学们谈谈这堂课的感受,有的同学说“收获来自钻研”,有的同学说:“学无止境”,看来时机成熟,我就说:“首先,感谢乙、丙两位同学为我们提供了钻研数学的新思路,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以他们为榜样,要永不满足,刻苦钻研,敢于创新,就一定能成为最聪明的学生。案例反思:这是一节由学生自由协作的原生态的课堂,对同样一个问题,每个人的思维过程不同,在无拘无束的学习氛围下,自由大胆的展示自己的想法,这种思维过程恰恰体现了真实而科学的思维过程。想想平时有些老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弄懂所学的知识,在备课
7、时对教材的思路和自己的想法作了过于理想化的设计。整个课堂的思维过程全是教师的思路,其实质是“假”思维过程,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自己的思维难以展开,这与新课程改革是不符的4在步入课题研究后,常挂在我们嘴边的一句话是“有效教学”,我认为“有效教学”的真正来源不仅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新感悟,是教师教学反思后的新变化。更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后得成功感。最近,我采用在“自主性有效学习”中打破课堂的平静与“平衡”,呼唤学生的“参与”与“合作”的处理,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一贯重视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
8、与创新意识。对同样一个问题,每个人的思维过程不同,在无拘无束的学习氛围下,自由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想法,这种思维过程恰恰体现了真实而科学的思维过程。这种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