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109225
大小:8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8-05
《2019年S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S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部分补充部分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丰富词汇。 2.感受打比方的写法的好处。 3.阅读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读、背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5.通过言语训练提高表达能力。教学重点:能说会道教学难点:学习仿写句子,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特点。教具准备:课件及图片 第一课时一.语海畅游——汉字真有趣 1.读一读,看谁读得最正确。 2.读一读,想一想:每组的字为什么读音不相同? 3.学生讨论。 4.教师点拨:汉字就这么有趣,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里,读音
2、不同,意思也不同。 5.让学生多读几遍,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并理解每个字在词语里应该读特定的读音。 6.拓展:你还能说出其它的多音字吗?二.语海畅游——词语搭配 1.出示“童年”开花图,以“童年”这中心词,让学生在四周填上合适的词语。 2.如:童年趣事,童年生活,快乐的童年…… 3.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4.拓展:你还能用更多的词进行搭配吗?如:美丽的田野、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的田野…… 5.老师小结。三.语海畅游——照样子写句子 1.自由读例句,体会句子的特点。 2.学生讨论:这个句
3、子描写的事物是芦苇,联想的事物是桅杆。把芦苇比作小船上的桅杆,我们把这样的句子称作“打比方的句子或比喻句”。 3.学生照样子写几句打比方的句子。 4.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5.老师小结。四.背诵古诗,积少成多 1.轻声读古诗,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2.将古诗大声读给同桌听,同桌专心听,欣赏,指点。 3.再读诗句,想象画面,比谁读得最有味道。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诗句。 5.拓展:课外收集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五.阅读平台——《一只小鸟》 1.轻声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讲了什么
4、?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细读短文,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并说说为什么? 3.再读短文,讨论:(1)你想对那只小鸟说些什么?(2)你还想对用子弹打鸟的孩子说些什么?课后反思:基础部分补充部分一.学习“能说会道” 1.创设情景,引导说话。播放《童年》的歌曲,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2.明确交流要求。 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课文中《绿叶的梦》的作者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最令他觉得有趣、难忘的是采集绿叶,制作标本。而《芦叶船》的作者最难忘的是采芦叶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现在,我们来回味一
5、下自己的童年生活,选择一件最有意思,令自己最高兴的事,讲给同学听,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 3.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向全班同学说。 4.师生合作评价: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规范流畅,是否能把最有趣的地方说具体。 5.评出“故事大王”。二.学习“笔下生辉” 1.激发习作兴趣 2.明确习作范围和要求 (1)读题 (2)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3)交流:本次习作要求是什么?你准备选择哪一件事来写? 3.提出要求,指导习作 (1)回忆自己和别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2)在众多的童年趣事中,选择一件你
6、认为最有趣,最难忘的写下来。学习本单元的写法,把最有趣的地方写具体。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组互动评一评:小组内互阅、互评,看看哪个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写具体。 6.修改作文。课后反思: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掌握教参中要求的词语。5、培养学生把握并转述故事内容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6、引导学生展开大胆想象,培养写作能力。教材分析:本单元人文性较强,以“注意把握文
7、章主要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为专题。课文都围绕专题选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有趣的情节,从不同角度给学生以启迪。语文百花园一共安排了四项内容。分别是语海畅游、积少成多、及习阅读平台及语文大课堂。这些学习内容意在重点指导学生围绕主题开展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丰富语言积累,增强语言运用,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欣赏精美语言,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启迪;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表现手法,展开想象的翅膀,学写小作文;随文识字,学写生字。课时安排:
8、本单元10课时左右。5、古诗三首 望洞庭(第一课时)基础部分补充部分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2、读懂古诗,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洞庭湖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