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体系的探讨【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金融学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体系的探讨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信用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行为准则,孔子在《论语·颜渊》篇中有云:“民无信则不立”,中国社会始终把个人信用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在经济范畴中,信用是一种规范人与人之间经济交往行为的经济关系,信用关系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之一。一个成熟稳健的竞争市场依赖于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得以健康运行。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由企业信用和个人征信构成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得
2、以稳健运行的保证,也是衡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熟度的重要标志。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特别是个人征信制度业已建立,在社会经济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的约束下,整个社会形成了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降低了信用风险,从而拉动了信用消费,有序地加速了经济运行。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企业的信用制度建设尚未形成,而个人征信制度更是刚刚起步,远远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长期处于征信缺失的状态,缺乏有效地制度监管和全国性的统一联合的征信机构,信用信息散步于各地政府和机构中
3、且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个人信息泄露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缺乏必要的信用保证。整个社会丧失了诚信,坏账呆账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三角债甚至多角债问题更是错综复杂,商也欺诈屡禁不止。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的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80亿美元。信用基础的破坏严重动摇了长期以来诚实守信的价值观,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增加了信用风险,提高了社会交易成本,降低了社会经济运行的效率。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用消费量和增长速度远远滞后,个人征信制度的不完善,成为了制约我国消费信贷发
4、展的瓶颈,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特别是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解决好立法、制度、组织以及技术上的问题,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制度可以得以建立并有效运行,对构建个人信用制度进行探讨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首先界定了信用,个人信用及个人征信的相关概念,阐述了与个人信用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对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历史沿革进行了回顾,对其现实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与国外的已经存
5、在的成熟的个人征信制度进行对比,探讨中国个人信用制度模式的方向,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本文详细提纲如下:1绪论1.1选题背景和意义1.2研究目的1.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4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点2个人信用制度体系的理论分析2.1个人信用制度的相关概念2.1.1信用的含义和产生2.1.2个人信用与个人征信2.1.3个人信用制度与个人联合征信体系2.2个人信用制度的相关理论2.2.1信息不对称理论2.2.2交易成本理论2.2.3有限理性主义3国外信用制度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3.1美国市场化的征
6、信模式3.2欧州大陆公共征信模式3.3日本行业协会征信模式3.4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4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4.1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历史沿革4.1.1建国前个人信用制度的发展4.1.2建国后个人信用制度的发展4.2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现实状况4.2.1我国总体个人信用制度的状况4.2.2上海、深圳等地区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情况4.3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体系的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4.4我国个人信用制度模式的选择5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体系的政策建议5.1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体系的立法保障5.2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体系的制
7、度建设与机构设置5.3我国个人资信评估体系的探讨6小结拟解决的主要问题:讨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中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最佳模式,并提出政策建议,特别在制度、立法以及模型选择上有所创新。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1、研究的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大量地收集、阅读介绍个人信用制度及个人征信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个人信用制度体系建设本身有了较全面、较深入的了解,对其相关发展概况和理论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数据资料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及国研网。(2)比较法:本文采用了横向和纵
8、向上的双重比较,纵向上将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看成一个历史过程,通过对其历史沿革进行分析,找出中国个人信用制度的自身特点,横向上综合分析美国,欧洲及日本三种主要的个人征信模式,对其各自特点进行比较研究,结合中国的自身特点,选择中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最佳模式。(3)跨学科研究法:个人征信制度的探讨,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学问题,法学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综合讨论。(4)个案研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