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ID:46957297

大小:18.9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2-01

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_第1页
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_第2页
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_第3页
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_第4页
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离子的形成》说课稿姚婷2017年10月17日九年级化学“离子的形成”说课稿本节课我从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本课时是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课题3第三课时《离子的形成》。第二章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教材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化学学习工具,学习离子的知识,是为了进一步学习化合价和化学式打基础,是初中能否学好化学的第一道“分水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为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

2、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一扇窗口;使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一个大体轮廓。2.教学目标(1)从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在了解原子最外层电子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会书写离子符号并知道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知道离子与原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能力。(2)从学习方法与过程方面,要求学生通过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3)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学

3、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唤起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离子的表示方法和意义。(2)教学难点:离子的表示。(3)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通过画示意图形象生动的解决。二、教学程序: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通过以下五个教学步骤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一)知识回顾、情境引入“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教学的重点。由于初中同学的知识和思维水平的限制,我在教

4、学中先通过复习核外电子排布特点,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着密切的关系。然后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而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也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那么,当他们得失电子后,结果会怎样呢?从而引入新课教学。(二)引导观察、启发探究 环节1、离子的定义:通过举例分析并展示钠原子和铝原子、氯原子和硫原子得失电子后的结构示意图

5、,并提问:钠原子和铝原子、氯原子和硫原子得失电子后带电荷吗?学生经历观察并发现它们都带电荷,从而很自然地引出离子的定义。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钠离子和铝离子带正电,而氯离子和硫离子带负电,从而得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概念。环节2、离子的表示:通过分析离子与原子两种微粒结构的不同,让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它们的表示方法也就不同。从而为介绍离子的表示方法和离子符号的意义作好铺垫。环节3、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与区别通过前面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离子是通过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二者之间的区别在教学中我是通过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思考之

6、后总结得出答案。环节4、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以NaCl为例讲述离子的形成通过板书钠原子和氯原子得失电子以后的结构示意图,学生发现钠离子带正电,氯离子带负电,然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正负电荷之间存在静电引力,钠离子和氯离子结合形成了NaCl。环节5、明确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三)课堂小结(四)学用结合课堂练习我将题目设计成两部分:基础练习和能力提高。先通过基础题巩固所学的知识,然后通过能力提高题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五)布置作业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主要是没

7、有很好的把控课堂时间的分配,课前复习时间过长,导致后边没有时间进行课堂练习。附:板书设计 离子的形成1、离子的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2、离子的分类:阳离子和阴离子3、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方标上“n+”或“n-”,即用数值加“+”或“-”表示,当n为1时可以省略。4、离子符号的意义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n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电性。5、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关系及区别6、以氯化钠为例说明离子的形成以上是我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对本节课的教

8、学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