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有趣

化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有趣

ID:46952719

大小:1.13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2-01

化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有趣_第1页
化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有趣_第2页
化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有趣_第3页
化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有趣_第4页
化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有趣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有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教师培训课程课题名称:化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有趣教学对象:初中数学教师主讲教师:郭斌义报送单位:汤阴县教师进修学校报送时间:2015年5月15日化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有趣汤阴县教师进修学校郭斌义E-mail:13937287802@139.com—浅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教学过程一、对数学概念的认识1、定义:数学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即一种数学的思维形式,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常以定理、法则、公式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学过程一、对数学概念的认识2、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认识上:因抽象而枯燥(2)概念引入上:铺垫不够、情感激发不到位(

2、3)教学方法上:多采用“规—例”法问题一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有哪些困惑?教学过程二、案例分析(一)案例1:同类项(概念)小梅家要外出旅游,需购买一些食品:黄瓜、草莓、西红柿、猪蹄、苹果、香蕉、猪肝、桔子、灌肠、梨。为快速买齐这些食品,细心的小梅对食品清单进行了整理分类:水果:草莓、苹果、香蕉、桔子、梨蔬菜:黄瓜、西红柿熟食:猪蹄、猪肝、灌肠小梅、爸爸、妈妈各负责一项,很快就买齐了。在数学中也经常用到分类。你能把下面的单项式进行分类吗?请说出你分类的标准。问题二请谈谈这种引入方法,对同类项概念教学有什么帮助?教师小结:从生活实际中的物品分类入手,迁移到数学中的单项

3、式分类。教师选择一种分类方式,引出“同类项”概念。教学过程二、案例分析(二)案例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方法1:(诗歌引入)多媒体出示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使至塞上》中的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师: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能想到数学中的哪些图形呢?教学过程二、案例分析(二)案例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方法2:多媒体出示一个三角形。师:你能在这个三角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吗?请动手画一画。(学生画图中会出现如下情形:)师:从图中你发现了直线与圆的几种位置关系?问题三小组活动:比较以上两种导入方法,哪种更好?并说明理由。案例分析方法一调动了学生的眼睛和想像,方法二调动了学生动手操作。两

4、种方法中学生参与度有很大差别,学生主体性突出不同。教学过程二、案例分析(三)案例3:有理数乘方(概念)将一张1毫米厚的纸连续对折10次,其厚度应在():A1到2厘米之间B2到5厘米之间C5到50厘米之间D50厘米到1米之间E1米以上如果对折20次,其厚度能有三层楼高吗?案例点评案例3:有理数乘方(概念)首先让学生猜想,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促进学生的思考,再利用电脑的计算功能验证,结果连续对折10次的厚度应在1米以上,大大出乎学生的意料;而连续对折20次,其厚度则有1000米以上更是学生想像不到的。由此不仅引出了“有理数的乘方”的概念,也使学生初步感知了有理数乘方“神奇

5、”,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课程小结今天的三个案例从不同侧面引入数学概念,或联系生活实际,或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或设置悬念,不但为新概念作了很好铺垫,也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可以从做中学、数学并非是枯燥的,这种教学设计又不失数学味,值得我们借鉴。当然,方法还有很多,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们会受到一些启发,对今后的数学概念教学有一定帮助。谢谢。谢谢观看!欢迎批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