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ID:46948673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2-01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_第1页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_第2页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_第3页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_第4页
资源描述: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清照《鹧鸪天·桂花》及咏物诗歌学案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2、品读《鹧鸪天·桂花》,把握诗歌的形象与理解词人的情感。3、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方法。一、导入二、知识回顾:(一)咏物诗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____________派女词人,号____________。1、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

2、、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著有____________。2、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体”。3、李清照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人称“”。三、品读《鹧鸪天·桂花》(一)读词(二)品词探究思考方向:这首词如何描写桂花的特点?作者是如何评价桂花的?作者借桂花表现了怎样的情感?1、学生结合上下阙内容,谈谈对本词的理解物象:物象外在特征:物象内在品质:诗人的经历(或社会环境):诗人的思想感情:本词的表现手法:2、教师结合学生发言,适当点拨(三)拓展引申:四、总结咏物诗鉴赏方法1、一般

3、提问方式:这首诗(词)刻画了什么形象?某物具有什么特点?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鉴赏思路:4五、巩固练习题画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郑思肖,南宋末年著名画家诗人,宋亡后隐居不仕。)问题:这首诗中描写菊花,抓住了菊花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总结和作业1、背诵《鹧鸪天-桂花》2、课后阅读:梁衡《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3、完成课后巩固

5、练习链接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2道题。苏子瞻哀辞张舜民①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②。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注:①张舜民:和苏轼感情深厚。苏轼知定州期间得墨石,作大盆盛之,数水其上,名其室为雪浪斋。后来苏轼被贬岭南,到宋徽宗时,作者知定州,重新修茸雪浪斋,而此时得知苏轼病逝,于是写了这首哀辞。②丈八盆:指苏轼用来盛放墨石的盆。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苏轼被贬,墨石也被贬,“石与人俱贬”中的“俱”字,道尽当时的炎凉世态。B.首联下句是说

6、,苏轼虽然已经去世,但“石尚存”,足以让作者感到一丝欣慰。C.“重添丈八盆”体现了作者对苏轼遗物的珍重,表达了作者对苏轼的思念之情。D.尾联直抒胸臆,情真意切,苏轼病逝,作者只能在万里之外的定州为其招魂。E.总体而言,本诗语言平实质朴,为便于抒情,也使用了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2、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作者写“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两句的用意。(6分)4李清照《鹧鸪天·桂花》及咏物诗歌学案(二)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二)链接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2道题。苏子瞻哀辞

7、张舜民①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②。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注:①张舜民:和苏轼感情深厚。苏轼知定州期间得墨石,作大盆盛之,数水其上,名其室为雪浪斋。后来苏轼被贬岭南,到宋徽宗时,作者知定州,重新修茸雪浪斋,而此时得知苏轼病逝,于是写了这首哀辞。②丈八盆:指苏轼用来盛放墨石的盆。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苏轼被贬,墨石也被贬,“石与人俱贬”中的“俱”字,道尽当时的炎凉世态。B.首联下句是说,苏轼虽然已经去世,但“石尚存”,足以让作者感到一丝欣慰。

8、C.“重添丈八盆”体现了作者对苏轼遗物的珍重,表达了作者对苏轼的思念之情。D.尾联直抒胸臆,情真意切,苏轼病逝,作者只能在万里之外的定州为其招魂。E.总体而言,本诗语言平实质朴,为便于抒情,也使用了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2、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作者写“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两句的用意。(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