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北校联考高(上)期中历史试卷

浙东北校联考高(上)期中历史试卷

ID:46929328

大小:42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30

浙东北校联考高(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1页
浙东北校联考高(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2页
浙东北校联考高(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3页
浙东北校联考高(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4页
浙东北校联考高(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东北校联考高(上)期中历史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浙东北(ZDB)三校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命题学校:嘉善高级中学命题老师:王晶审卷老师:白爱莲说明:本试卷分试卷I(选择题)和试卷II(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I: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①韩②赵③魏④燕⑤楚⑥齐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②④⑤⑥C.②①③⑤④⑥D.①②③⑤④⑥2.秦始皇征服百越、北击匈奴后,增设了四郡。(看右图)其中郡所在相当于今天广州地区的是A.闽中郡B.南海郡C.桂林郡D.象郡3.唐太宗统

2、治时期,在六部下设的鸿胪寺主要负责接待A.各国使者B.海外商贾C.各界学者D.艺术家4.唐朝时派遣唐使、僧侣到中国学习先进文化,促进了本国封建化过程的国家是A.天竺B.日本C.新罗D.朝鲜5.康熙帝十八年下诏说:“盛治之世,余一余三。盖仓廪足而礼教兴,水旱乃可无虞。比闻小民不知积蓄,一逢歉岁,率致流移。夫兴俭化民,食时用礼,惟良有司是赖。”康熙帝这一诏书的核心思想是A.提倡勤俭以致富B.用积蓄应对荒歉C.用礼教教化百姓D.良吏能解水旱灾6.右图所示战役是A.康熙帝指挥平定三藩之乱B.施琅率军攻占澎湖C.清军平叛噶尔丹之乱7/7D.收复雅克萨之战7.《论语家语·六

3、本》中记载孔子曾说:“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居国有道矣,而嗣为本;生财有时矣,而力为本;置本不固,无务农桑;亲戚不悦,无务外交;事不终始,无务多业;记闻而言,无务多说;比近不安,无务求远。是故反本修迩(整顿内务),君子之道也。”这里孔子的主张有①农业是治政的根本②宗法制是居国本道③重视商业是强国之本④君子之道在于加强内省A.①②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③8.孔子教育目标不断提高,他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其中,“君子”的含义有①举止合乎礼数,言行合乎“忠”、“信”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③将礼与仁、言与行完美地统一起来④不仅具有

4、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9.下列观点中不属于亚里士多德的是A.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B.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C.物质受形式的支配D.理念先于物质存在10.亚里士多德曾提出假设:“凡是运动的物体,一定有推动者在推着它运动——是建立在日常经验上。若你看到一个东西在移动,你就会寻找一个推动它的东西(像是我们的手、身体)。”这一假设A.与牛顿经典力学理论基本相似B.是对物体运动规律的错误理解C.强调物体第一推动力来自上帝D.开创了古代欧洲力学的新时代11.观察下列反映北美独立战争中一次战役的统计数据,这个表格反映的战役

5、可能是国家作战兵力阵亡人数负伤人数被俘人数北美大陆军1200人30多人750多人0英国军队1400人60多人150多人244人A.围攻波士顿战役B.普林斯顿和特伦顿战役C.萨拉托加大捷D.约克镇战役12.乔治·华盛顿曾指出:“在导致政治繁荣的一切倾向和习惯中,宗教与道德是必不可少的支柱……纯粹的政治家与虔诚的人相同,应该尊重和珍爱这些支柱。”这表明华盛顿A.重视宗教道德在实现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B.强调人的信仰与道德是实现独立的重要前提C.认为政治家们要坚持宗教自由和高尚的道德D.主张运用宗教、道德和法治推动国家民主化7/713.法兰西第一帝国强盛的顶点和崩溃的

6、起点分别是①与第三次反法同盟作战②与第四次反法同盟作战③与第五次反法同盟作战④东征俄国⑤滑铁卢战役⑥莱比锡会战A.①⑤B.①④C.③④D.②⑥14.有位高二的学生为了便于记忆,将拿破仑改造法国的措施列表整理,请指出他哪项整理出错了?措施意义A.政治改革政府;赋予人民民主权利提高政府效率,巩固统治B.经济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控制国家经济命脉C.军事废除雇佣兵制,代之以征兵制是当时较为先进的兵役制度D.法律颁布《拿破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15.1801年2月,奥地利被迫与法军缔结“留尼维尔和约”,退出了反法同盟;1802年3月,英国不得不与法国讲和,

7、承认法国在欧洲占领的领土。这表明拿破仑对外战争A.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B.主要目的是争夺欧洲大陆霸权C.使英法争夺以法国最后获胜告终D.具有革命性、争霸性等特点16.“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怎样回答他才符合后来发生的历史?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

8、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