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苏轼词两首

柳永苏轼词两首

ID:46925873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30

柳永苏轼词两首_第1页
柳永苏轼词两首_第2页
柳永苏轼词两首_第3页
柳永苏轼词两首_第4页
柳永苏轼词两首_第5页
资源描述:

《柳永苏轼词两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柳永词两首》学习要点  柳永是北宋有名的词人,他所有的词,在当时流传很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非常有代表性的两首词:《望海潮》和《雨霖铃》。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0—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今属福建)人。景佑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但作品中时有颓废思想和庸俗

2、情趣。诗仅存数首。《望海潮》  柳永擅长写艳丽之词。在词史上,一般把他推为婉约派的正宗。柳永所写的这首词《望海楼》,却是写景壮阔,声调激越,与豪放派的诗歌相似。这是柳永所写的词中,风格比较独特的。  一、学习本文,先结合注释,通读全文,解决生字生词。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参差( ) 天堑( ) 珠玑( ) 罗琦( )  2、理解下列重点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参差: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  三秋:秋季。  二、课文内容学习。  1、词中哪些语句,概写杭州的风貌,点出了杭州的位置的重要,以及历史的悠久?  东南形

3、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2、文章哪些重点词语,能够统领全文,揭示了本文的主题?  形胜、繁华  3、文章的上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主要表现了杭州市中心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以及整个都市中,人口的繁盛。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主要表现了杭州市郊郁郁葱葱的树木,迤逦曲折的长堤,以及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市列珠玑,户盈罗琦,竞豪奢。"则写了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同时也表现了市民,主要是富贵人家,穷奢极侈的生活。  4、文章的下阕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如何划分

4、,这两个层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从"重湖……"到"嬉嬉……",主要是咏叹西湖的美丽。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是从湖山胜貌、四时风物、昼夜笙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来写的。  第二层,是余下的部分,主要是总结全文,归美郡守,也点出文章的写作目的。  三、问题思考。  1、作者在上阕中的写作顺序,是总写--市中心--市郊--市中心,这样写,是否会显得思路不清晰?为什么?  不会显得思路不清晰。作者这样写,使所写的景物有所变化,能够更好的表现自己所要描写的对象。  2、同学们在学完本文后,感觉西湖的美,由哪些语句最能够体现出来?

5、6/6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3、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1)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的时候,也注意穿插人物的活动。  (2)带有夸张的语气。  (3)文章中数字的使用很多,有实写,有虚指。  (4)为避免平铺直叙,作者往往会用一两句来提示下文。《雨霖铃》  词作背景  作者当时在官场上非常不得意,因此他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是如果到外地,他就不能够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生活,本词正是作者这种矛盾心境的反映。  一、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快速阅读本文,然后掌握生字生词。  1、为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骤雨( ) 凝噎( ) 暮霭( )  2、解

6、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  凝噎:因悲伤而喉咙梗塞,说不出话来。  经年:年复一年。  二、课文内容学习。  1、本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低沉、伤感  2、请同学们概括这首词的上下两阕所写的内容。  上阕主要写词人在一个秋天的傍晚,和他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亭分别时的依依不舍。  下阕主要写词人想象和爱人别后生活的情景。  3、词的开头,尽显悲凉之氛围,文章中哪些词语可以表现这一点?  寒蝉、凄切、长亭、晚、无绪等词语,可以表现出悲凉的氛围。  4、词人为什么会表现出"无绪"这样的心情呢?  词人即将与爱人分别,爱人

7、虽然摆下酒筵为作者送行,但是作者又怎么能够有兴致呢?词人一方面留恋与爱人的深情,另外一方面,"兰舟催发"。这时词人的心情是非常矛盾的。  5、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哪些语句是写实,哪些语句是写虚?写虚的作用是什么?  从"寒蝉凄切"到"竞无语凝噎"是写实。从"念去去"到文章的结尾,是写虚。作者在写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想象了今后孤独、寂寞的生活,这更加突出了词人在面对离情别绪时的伤感。  三、问题探索。  1、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文章最主要的写作特色有:(1)融情于景。(2)虚实结合,文章中即有作者对于现实的真

8、实描写,又有作者想象的内容。(3)层层深入,达到写作的目的。  能力检测  1、下列语句,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留恋处,兰舟催发。  B、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