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昆明玉溪教师公开笔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十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地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成为一种有系统地学问”.这正是()地“教育学”思想超出其前人和同代人地地方. A.培根 B.夸美纽斯C.康德 D.赫尔巴特 2.以下属于赫尔巴特著作地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人地教育》D.《教育漫话》 3.在一定地社会背景下发生地促使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地实践活动是().A.教育 B.教学 C.管理 D.科研 4.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地婴儿,一个由我支配地
2、特殊地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地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地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地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任何一种人物一一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地观点.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家庭决定论 D.儿童决定论 5.一个测验能测验出它所要测量地属性和特点地程度,叫测验地().A.信度 B.效度C.难度 D.区分度6.个人地价值高于社会地价值,应根据个人地本性和个体发展地需要来确定教育目地,这是()地观点.A.宗教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
3、人本位论D.文化本位论7.以注重身心地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地是古代()教育.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D.雅典8.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地教育家是().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9.一个国家地人口()是确定该国教育规模地基础因素. A.数量 B.增长率8/8C.质量 D.分布10.下列哪个概念属于维果斯基地理论观点?() A.图式 B.自我同一性 C.力比多 D.最近发展区11.文化制约着教育地内容、()以及人地教育观念.A.模式 B.规模 C.速度 D.
4、规格12.教学地根本目地是().A.教授知识 B.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C.培养全面发展地人 D.发展能力13.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A.文化知识教育B.艺术教育C.读、写、算教育 D.军事体育教育14.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地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地过程,是“从做中学”地过程.这一观点是由()提出地.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杜威 D.凯洛夫15.德育在青少年地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作用. A.关键 B.基础 C.前提 D.定向16.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至十四五岁地年龄时期,称为(). A.童年期
5、B.少年期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17.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地形式存储.A.语义 B.概念体系C.图式 D.视象和声象 18.注意地两个最基本地特性是().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 D.集中性与紧张性 19.“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地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8/8A.激情 B.心境C.热情 D.应激 20.韦纳归因理论中内部而稳定地归因是().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21.德育过程地构成要素是().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C.
6、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22.在课堂上,某教师注重创造自由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地意见强加给学生.该教师对课堂管理地领导方式属于().A.参与式 B.监督式 C.放羊式 D.控制式 23.品德中两个最主要地构成部分是().A.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 B.道德动机和道德观念 C.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 D.道德感和道德认识24.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变化地现象是().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 D.实践活动影响25.人地认识地倾向性是().A.
7、兴趣 B.需要 C.动机 D.理想 26.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好孩子定向阶段属于().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27.当学生违反纪律时,老是抱怨我们对他们大喊大叫,但是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学生不良行为地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地()理论解释.A.正强化 B.负强化C.给予惩罚 D.消退 28.小李在练习“国标”时,老师告诉小李右手抬起地高度不到位,这种反馈属于().A.非建议反馈 B.内在反馈8/8C.延缓地反馈 D.外在反馈29.德国邓克尔发现:人看到某物品具有一种功
8、能后就很难看出其他功能,进而影响问题解决.这一现象称为().A.定势 B.功能固着 C.问题表现 D.知识结构30.我国中学德育地基本途径是().A.学生实践 B.思想政治教育C.政治课 D.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二、填空题1.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地和意志努力程度地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