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924119
大小:4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30
《旧教版高考政治《经济常识》冲刺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万胜高中2012届经济常识冲刺资料高考政治冲刺专题之经济理论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作为商品,必须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缺一不可;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因而也不具有商品的使用价值。2.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纸币发行量过多、消费过旺,货币流通速度加快等都会导致。危害: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使价格信息失真,破坏社会正常经济秩序,造成经济混乱和效益低下,危害社会
2、稳定。控制方法:首先要控制纸币发行量,使之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商品数量。3.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作用:调节生产资料和生产力在各部门的分配,是通过价格和供求双向制约实现的;刺激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改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水平;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价值规律的三个基本作用概括讲就是优化资源配置。4.市场经济 5.国家宏观调控6、价格的影响因素价格受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及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等间接因素影响;各种因素
3、对价格的影响,最终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直接影响的。即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7、价格变动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的影响:①消费受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要量的影响比较大。②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一种价格上涨,另一种的需求量增加;互补的两种商品,一种价格上涨,另一种的需求量减少。(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8、消费的影响因素(受主客观因素影响)(1)客观因素:①收入;②物价水平;③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等其他
4、因素。(2)主观因素(消费心理):①从众心理;②求异心理;③攀比心理;④求实心理。(3)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还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受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大小也影响。9、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该遵循的原则: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0、生产与消费的
5、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①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3)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决定作用);分配、交换(桥梁和纽带);消费(目的和动力)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目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基本标志、内在要求等。高考政治冲刺专题之经济制度9/91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个毫不动摇),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2.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3.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见后)4.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7、权利而提供求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增加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有利于缩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等。5、全面认识小康社会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