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98435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9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中,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对象。我国长期以来对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在教育过程中,仅仅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因此,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是当前教育的新动向。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呢? 一、创造活跃思维的条件 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活跃状态是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发挥主体作用的前提。创造活跃学生思维的条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 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积极参加实际操作活动,如拼图、摆图、画图、制作、测量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动手、动口
2、、动脑,使学生的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述协同起来,从而得到平衡发展,并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主动地获得知识提供大量的素材。 2.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创造从疑问开始,在探究中萌发,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质疑问难,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灵活地安排与运用集体学习、提问、小组讨论及个人自学、作业等多种形式,并随时注意学生的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从而为活跃学生的思维创造条件。 二、让学生逐步掌握与运用思考方法 让学生逐步掌握与运用思考方法,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一步,要学生掌握数学思考方法可分三步: 1.初步学会比较、分析和综合 比较、分析和综合是
3、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思考方法。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对类似知识的比较,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只有找出知识的共同点,才能发现知识的规律。要求学生能够将整体知识分解为几个部分,并能找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各部分知识之后能组成整体知识。 2.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初步地抽象、概括 以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知识的抽象、概括多数是由教师包办进行的,忽视了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抽象、概括。为此,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抽象和概括。 3.对比简单的问题作出判断、推理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知识,对比较简单的问题作出判断和推理。如对变式
4、叙述的定义能够作出判断,运用已学的定律、性质推出有关的规律。 在掌握一些数学思考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还要逐步地引导学生学会这些思考方法。训练学生运用思考方法,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训练学生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进行思考;二是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训练学生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路,说明理由。 三、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必须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这需要抓住四个环节。 1.通过必要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经过必要的练习,就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了解所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因此,练习要有针对性,要针对每个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特点,要根据教学内
5、容有计划、有重点地安排,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重点练习。学生通过必要的练习理解并掌握了已学的知识,才能为独立获取新知识奠定基础。 2.指导阅读课本,培养自学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要能够复述课本的内容,到中年级能够看懂课本,初步领会课本的内容;高年级可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自学,能够自读发现质疑问题,或根据教师的自学思考去理解课本,概括课本内容。学生能够阅读课本,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起步。 3.教给学习方法,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教法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学法的
6、指导,以学论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乐学”“会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优良学习品质。 4.掌握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 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对象正是处在发育成长中的青少年,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在教学改革方面,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在学习方式方面,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学生主体性的张扬也是学生地位的转变所带来的?Y果。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是消极的知识的“容器”,而是积
7、极的知识的构建者。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而建构知识,寻求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倡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有意义地学习知识和技能,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才算发挥得好。 (作者单位:湖南省泸溪县浦市镇中心完全小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