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动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胃动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ID:46891625

大小:193.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8

胃动素受体的研究进展_第1页
胃动素受体的研究进展_第2页
胃动素受体的研究进展_第3页
胃动素受体的研究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胃动素受体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44#ForeignMedicalSciencesSectiononPharmacy2001Dec;28(6)胃动素受体的研究进展王志刚,刘凤林综述秦新裕审校(复旦大学临床中山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32)摘要:胃动素主要在胃肠道表达,促进消化间期Ó相收缩。而胃动素系统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主要是因为缺乏对胃动素受体的了解。1999年Feighner等成功地鉴定和研究了胃动素受体的基因序列和生物学特性。这一重大发现促进了人们对胃动素系统的认识,并对开发更加有效的胃肠动力药物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为治疗临床大量胃肠动力性疾病将提供更有效的手段。本文就胃动素受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关

2、键词:胃动素;受体;胃肠动力中图分类号:R9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971(2001)06-0344-04胃动素(motilin)是由2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chainreaction,RT-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成功地分在多数哺乳动物的上消化道均有表达,起着调节消离出其cDNA(包括GPR38-A和GPR38-B两个序化间期Ó相收缩的作用。体外实验证明,胃动素是列),并分析了其基因结构和氨基酸序列。然后应用通过直接作用于平滑肌细胞的胃动素受体而促进人500多种肽类和非肽类分子进行配体-受体结合实验和兔等离体平滑肌条收缩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筛选,发现GPR38-

3、A与胃动素和红霉素有特异的G霉素及其衍生物(又称胃动内酯)被证实为该受体的蛋白偶联的结合位点,且该结合具有可饱和性及高激动剂,从而引起了这一领域研究的极大兴趣。近亲和力,因而证实GPR38-A为胃动素受体并重命名年来对胃动素受体研究方面的发现,特别是1999年为MTL-R1A(motilin-receptor1A)。胃动素受体的克隆和鉴定使得研究了20余年的胃在含有GPR38内含子的质粒转化细胞系的动素系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对于阐明胃动素RNA中发现它的两个cDNA序列,即GPR38-A和系统的机制,开发促胃肠动力的药物,治疗大量的胃GPR38-B。GPR38-A为编码412个

4、氨基酸的多肽,氨肠动力性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基酸序列与GHS-R有52%的同源性,含有GPC-R特征性的7个A-螺旋TM区域。GPR38-B为编码3861分子生物学特性个氨基酸的多肽,含5个TM区域。GPR38定位于与下丘脑和垂体促生长激素分泌激素(growth[1]人类染色体13q14-q21,在高等动物中高度保守。hormonesecretagogues,GHS)相关的G蛋白偶联受体MTL-R1A的cDNA是由GPR38mRNA901核苷酸与(Gprotein-coupledreceptors,GPC-R)于1997年从人1703核苷酸的位置拼接而成,全长1239bp。其基因

5、[1]类基因组DNA文库中克隆成功,其中的一个成的调控尚不清楚。员命名为GPR38,称为孤儿受体(orphanreceptor),其原位杂交发现人食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氨基酸序列与人GHS-R(GHS-receptors)有52%的同肠的间质细胞均有MTL-R1ARNA的表达。这些细源性,跨膜部分(transmembrane,TM)具有84%的同源胞都表现出对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免疫活性。在性。GPR38在人胃、甲状腺和骨髓中均有表达。结肠,大多数MTL-R1A阳性细胞同时也表达一氧化GPR38的氨基酸序列只是基于基因组DNA序列的[2]氮合酶(NOS),少数表达乙酰胆碱转

6、移酶。推测,其cDNA未能分离成功,外显子和内含子的分[2][2]界未能解决。Feighner等联合应用末端快速扩2药理学特性增法(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RACE)和逆胃动素受体药理学特性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受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体结合实验和抑制实验、放射自显影等技术。1986125收稿日期:2001-06-12年Bormmans用I标记的猪胃动素研究了兔胃窦和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1年12月第28卷第6期#345#125[7]十二指肠平滑肌胃动素受体,30e下观察到I-Por-侧基底膜(

7、BL)而非刷状缘。近来发现兔胃动素125MOT(I标记的猪胃动素)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受体在胃窦主要位于神经组织,而在十二指肠主要性、饱和性、部分可逆性和可竞争性。最大结合容量位于平滑肌,二者具有不同的药理学特性,这是通过-1(Bmax)为42fmol#mg,解离常数(Kd)为1.1fmol#分离富含突触小体和富含细胞膜成分的不同的组织-1匀浆进行受体结合实验和竞争结合实验发现的[8]。mg。该结合不能被胰多肽、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抑素所抑制。进一步研究发现胃动素受体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