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与青少年家庭治疗

依恋理论与青少年家庭治疗

ID:46878897

大小:55.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28

依恋理论与青少年家庭治疗_第1页
依恋理论与青少年家庭治疗_第2页
依恋理论与青少年家庭治疗_第3页
依恋理论与青少年家庭治疗_第4页
依恋理论与青少年家庭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依恋理论与青少年家庭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依恋理论与青少年家庭治疗作者:RonaldJayWerner-Wilson译者:董建中(ttzoo@163.com,华南师大)2006.7.4家庭治疗中的依恋JohnByng-Hall是家庭治疗师,在伦敦Tavistock诊所担任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咨询顾问。Byng-Hall认为,可以利用依恋理论内容来补充家庭治疗的传统模式:“依恋处于家庭生活的中心。依恋所创造的纽带能够提供保持终生的关怀和保护(Ainsworth,1991),并能唤起激情——纽带形成时的快乐、纽带破裂时的苦恼——或者在纽带变得不可靠时制造出麻烦”(1995

2、,p.45)o依恋的研究者JohnBowlby和MaryAinsworth是依恋领域中的先驱。JohnByng-Hall认为,JohnBowlby于1949年写出了有关家庭治疗的最初文章,并且是“家庭治疗的坚定支持者”(Byng-Hall,1999,basedonByng-Hall,199l)oBowlby认为,与一位成人照看者的依恋确保了儿童的安全。Bowlby区分了依恋的三个方面(fromCassidy,1999):依恋行为,依恋行为系统,依恋纽带。依恋行为依恋行为:指有助于亲近一位依恋对象的行动。儿童进行目光接触、哭泣

3、、或做手势,以引起自己父母的注意。儿童会在与之无依恋纽带的人面前表现出依恋行为。依恋行为系统依恋行为系统是指个体所使用的所有特定行为。下面的内容是基于Cassidy(1999)的评述oBowlby认为,依恋行为系统具有进化功能,因为它促使儿童获得保护——后者的安全依赖于成人。Bowlby还认为,存在其它两种行为系统,它们与依恋行为系统发生互动。首先是“探索行为系统”,它有助于生存,因为好奇心会帮助儿童了解和适应自己的环境。这个系统减少依恋行为。其次是“恐惧行为系统”,它有助于安全,并因此而动员起依恋系统。依恋纽带依恋纽带是指

4、一种情感纽节:“该纽带不是两人间相互的;该纽带为一个个体所拥有,并指向另一个体,后者被感知为更强壮、更智慧……一个人的依恋对象可以不反过来依恋于前者”重要命题:依恋纽带只是双亲■儿童关系的一个方面。照看者还扮演玩伴、教师、管束者的角色。儿童体验到多种依恋,但在每个关系屮的依恋纽带的质量并不都相同。纽带的质量受以下因素的影响:互动的总量、所提供关怀的质量、以及照看者的情感投入。什么是依恋风格?有研究系统地考察了儿童的依恋风格,并似乎支持已建立起来的依恋风格类别。特定依恋风格的发展似乎受到照看者-儿童关系的动力机制的影响。对儿童

5、依恋的研究激发了对成人依恋的研究。Byng-Hall提出,父母的依恋风格和儿童的依恋风格都会彩响家庭系统。儿童的依恋类型MaryAinsworth创立了“陌生情境”(SS)测试,以评价依恋类型;对依恋类型的评估还基于在家庭自然环境中对儿童进行的观察。在陌生情境中,Ainsworth考察了儿童对陌生情境的反应:儿童在她的实验室(陌生情境)中短暂地与父母分离两次,一次分离三分钟,另一次分离六分钟。在分离前及每次分离后,对父母及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测试揭示了四种依恋风格:安全、回避、抵抗或才盾、以及紊舌L/混乱(Ainsworth

6、,Waters,&Wall,1978;Main&Solomon,1990)。儿童的安全型依恋一般人群中的大多数儿童(约50%到75%)可被归类为安全依恋型。在陌生情境测试中,儿童在与父母分离前探索房间,并在照看者离开时显得苦恼。在重聚时,照看者及其孩子似乎乐意于见到对方,并开始互动。家庭情境观察揭示出与父母■儿童互动相关的如下特征:照看者和儿童间的交流似乎是热情而又敏感。儿童似乎不惧于表达愤怒。照看者允许适宜于孩子年龄阶段的自主和探索。亲近具有灵活性:儿童和照看者各自独立活动,并不吋进行随意交流。照看者似乎拥有稳定连贯的依恋

7、观,并认识到它对儿童的重要性。照看者和儿童似乎在互动中获得乐趣。儿童的回避型依恋在一般人群中,15%到30%的儿童可被归类为回避型。在陌生情境测试屮,在分离后,儿童继续探索房间,表现出的苦恼有限(如果有苦恼的话)。当照看者返回时,儿童回避照看者,并转而关注房间中的一个玩具。照看者更多地关注房间内的物体而非儿童。如果照看者抱起儿童,儿童会不情愿、想被放下。虽然在行为表现上儿童不受分离的影响,但研究表明,相对于安全依恋型的儿童,这类儿童的清醒时间耍长得多。回避型儿童持续表现出心理焦虑的迹象。存在心理唤醒,但仍采取回避照看者的策略

8、,这表明儿童正试图通过集中关注其它物体,来抑制不安全感。家庭情境观察确认出与父母■儿童互动相关的如下特征:照看者似乎对儿童的接触尝试做出消极的反应:当儿童悲哀时,照看者退缩。照看者似乎表现出更多的排斥孩子的行为。儿童在家里比在实验室环境屮显得更加愤怒。进行游戏行为的目的,似乎是要转移对依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