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论文(DOC)

中国经济史论文(DOC)

ID:46868605

大小:14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8

中国经济史论文(DOC)_第1页
中国经济史论文(DOC)_第2页
中国经济史论文(DOC)_第3页
中国经济史论文(DOC)_第4页
中国经济史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史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生结课论文题目明清漕运的兴衰对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淮安为例年级2014级研究生专业西方经济学姓名江雯倩学号201421010017学习参考.....明清漕运的兴衰对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淮安为例摘要:在中国古代直至清末,漕运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对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淮安作为京杭大运河的中间段,水陆交通的中心枢纽,漕运的发展都使当地的经济、人文、环境等得到极大的发展,但也正是这种对漕运的依赖关系,使得淮安这个“运河之都”在漕运没落之后也逐步走向衰落,曾经繁荣的经济景象一去不

2、复返。因此本文将以明清时期漕运由辉煌走向衰落作为时间点,对漕运与淮安的经济关系展开讨论。关键字:明清漕运兴衰经济发展淮安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运河犹如国家的血液,源源不断的为国家提供能量,而京杭大运河作为贯通南北的主干线,在我国的漕运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明清时期,由于朝廷政府对于运河的不断开发与利用,京杭大运河成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而淮安北带黄河,南络长江,中贯黄河,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间段。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的优势,淮安在漕运的推动下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

3、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明清时期成为了商品经济的重镇,与北京、扬州齐名,知名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可谓“成也漕运,败也漕运”,漕运为淮安带来了经济的腾飞,然而淮安对漕运的过度依赖也成为其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明清时期漕运的变迁关于漕运,在初期漕运并没有与当朝政府挂钩,仅仅是作为运输方式,将不同地区的粮食和特产等通过天然水道运往全国各地。漕粮之运起于西汉,盛于唐宋,延至明清,辛亥革命后统征货币,废除漕粮。《逸周书·文传》有云:“是故土多,发政以漕四方,四方流之。”从中可以看出漕运在早期只是与陆运相对应的水路运输,与运河的关系

4、并不密切。但春秋时期运河的兴修使漕运发生了质的变化,楚汉之争后更是将漕粮与供应京城乡连在了一起,此后在各朝各代漕运均得到了不同的程度的发展,其中以明清两代发展的比较充分。(一)明代漕运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明代经历了由海运改为漕运的过程。在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时主要以海运为主,而到明成祖时,由于都城改迁至北京,这就要依托京杭大运河来进行贸易往来,故而将海运改为漕运,并将漕运作为运输粮食的唯一途径。明朝对运河进行疏浚改道,学习参考.....明代的漕运机构与各朝代相比当属最完备的。明代漕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军运,一类是民运。《明史·食货志

5、三》有云:“自成祖迁燕,道里辽远,法凡三变。初支运、次兑运、支运相参,至支运悉变为长运而定制”。故按输送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支运、兑运和长运。所谓支运是指在京杭大运河沿线设徐、淮、临清、德州等仓。随着当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明代的漕运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即从洪武元年到永乐六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就近运送粮草物资,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军队征战的需要。第二阶段是支运阶段,时间跨度在永乐六年到宣德六年,在该阶段支运由暂停又重新得以恢复,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军队与百姓共同参与漕运。第三阶段是兑运阶段,在宣德六年,为了降低“耗米

6、”,朝廷规定当地百姓可以就近将粮运到附近的府、州、县的水路兑给卫所官军,由官军运往京师,人民贴给“耗米”。在该阶段兑运逐渐取代了民运,成为了主要的漕运方式,而该种方式不仅使百姓避免了遥远的运粮路上的艰辛,而且增加了国家的军队收入。做后一个阶段为长运阶段,成化七年推行长运,主要是由官军承担漕粮的全部运输任务。在明朝后期也曾提出过海运或是恢复支运,但是由于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而没有了下文。明朝是漕运得到完善与发展的一段时间,因此其在漕运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并有相应的一套管理系统。据《明史》记载,明初遍设立了武臣来

7、掌管海运,并且尝试设立漕运都督,又先后任用御史、侍郎和员外等官员分管漕运,而成祖年间,景泰二年就在淮安设立了漕运总督,与总兵、参将共同管理漕运的大小事务,从中可以看出统治者对于漕运的重视,而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漕运对于当时社会的重要意义。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统治者的对漕运的管理制度、人员配置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愈加细致的考虑,开始设置数量庞大的行政官员分管漕运,并且规定了行事规范,比如“主事都兑,其制不一”,对各级官吏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各官吏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此外当时的统治者还制定了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遵循这种追究机制,针

8、对在漕粮的运输过程中遭遇的不同问题,责罚不同责任人。逐步形成了集管理、保卫、监督、惩罚为一体的管理方式,从而使漕运更加安全、更加可靠的掌握在朝廷手中。除了设置数目客观的官员对漕运进行管理外,漕运的发展还带来了大批的就业岗位,漕军、漕丁、漕夫数量惊人。除却以上严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