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西部农业困顿探析

清末民初西部农业困顿探析

ID:46856873

大小:78.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11-28

清末民初西部农业困顿探析_第1页
清末民初西部农业困顿探析_第2页
清末民初西部农业困顿探析_第3页
清末民初西部农业困顿探析_第4页
清末民初西部农业困顿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末民初西部农业困顿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末民初西部农业困顿探析戴鞍钢•2013-03-2114:32:14来源:《云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摘要:清末民初西部省区或因生态环境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或受交通状况阻隔,与市场特别是国际和国内各省区间商品运销网络联系稀疏,阻滞了农产品商品化的进程,其间出现的大面积的罂粟种植,则成为农产品商品化的一种畸形现象,对当地农村经济并无助益。小外工商资本的介入,是当时农产品改良、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改进的主要动因,而这也是西部地区所缺乏的。与此同时,西部地区较之东部更多地承受着天灾人祸的打击,这就更使西部农业长期滞处于简单-粗放乃至原始的耕作状态。关键词:清末民初西部农业

2、农产品困顿作者简介:戴鞍钢,男,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农业的状况举足轻重,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也主要决定于农业。在当今大力推进西部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剖析清末民初西部农业的困顿,有助于增进对国情和历史的认识。清末民初西部省区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各具特征。①陕西省中北部、甘肃东南部、青海东北部和宁夏东南部所处的黄土高原,原木是林草茂密的地区。但是由于几千年来在黄土高原上进行不合理的开发,无休止的滥伐滥垦,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土高原成为黄土裸露,沟壑纵横,生态环境与生产条件恶劣的地方。[1](P3

3、47)道光《秦疆治略》所述陕北安定县(今子氏县)可为代表:“环县皆山地,鲜平原。土著民多,客居民少。人处窑洞,地皆沙土。风烈霜早,气候苦寒。所种二麦只十分之一二,秋禾以菜谷为主,其余均系朵粮。丰收之岁仅能糊口,荒歉之年民不聊生。山陡泉下,地高河低,溉灌不能接引。水利无由而兴。舟车不通,商贾裹足。县民除力农外,牧羊挖炭为生,别无营运”。土壤贫瘠,水源缺乏,使这些地方的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勉强糊口的阶段,很少冇商品化的农产品输出。地域广袤的新疆,早在汉武帝经营西域前,这里就在绿洲上发展了农业。新疆天山南北两路的全面开发是从清代开始的,清初康熙年间新疆处于蒙古准卩葛尔部统治之下,这

4、一时期农业区仍主要集中在南疆各地,主要农业区冇喀什卩舄尔、叶尔羌、和闻、乌什、阿克苏、拜城、库车、库尔勒、吐鲁番、哈密等。南疆各地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当地的维吾尔族农民,耕作比较粗放,农作物结构屮除粮食作物外,瓜果也占重要的地位。清初在南疆农业发展的同时,北頤伊犁河流域以及额尔齐斯河流域也出现了一定规模的农皿。口乾隆年间清廷确定“屯星开发,以边养边”的方针后,来自甘肃一带的农业人口不断迁入,加速了农皿开垦,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北疆农业人口已达11万,各类屯垦如兵屯、遣屯及由当地维吾尔族农民构成的回屯和旗屯区域基本定型。[2](P79)1884年新疆建省,1887年

5、清朝政府废屯垦旧制,将已垦地丈量归民,并制订了—係列鼓励屯出的政策。到民国初年,新疆各地已垦地66.67万公顷,远远超过了清前期康乾盛世屯出的总数。1912年至1928年,主政新疆的杨增新曾把“开渠垦荒”作为“新疆要政”,但实效不大。此后也进展迟滞,到1943年新疆各地新增垦荒地总计不足10万公顷。新疆的农产品商品化,也进展迟缓。新疆气候干燥,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由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水源稳定,发展灌溉棉区条件优越。虽然当地植棉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六世纪前,非洲棉就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新疆,在南頤和吐鲁番一带就有种植。但由于交通闭塞,水利设施差,粮食供应紧张,种植技术落后,棉

6、花发展缓慢,直到1949年棉出总计3.371'公顷,总产量0.5万吨,分别仅占全国总数的1.2%和1.1%。[1](P60、202)西藏和青海东北部以外的地区,同属人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一个海拔为3000至6000米的巨大“山原”。辽阔的土地而积,罕见的海拔高度,起伏剧烈与变化多端的地表形态,垂直与水平变化明显的生物气候环境,强烈地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1](P424)氏时期以来,仅在雅鲁藏布江以及湼水谷地等河川谷地,农业生产有所推进,其余大部分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云南、贵州、四川以及陕西汉中所在的西南省区,由于这一区域内自然条件与人文背景弟异较大,农业生产的区域不平

7、衡现象突出。西南地区在口然地理上分别屈于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以及汉屮盆地三大地理单元。四川盆地的大部分以及云贵高原均以丘陵山区为主,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依靠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与汉中盆地。以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垠水利灌溉工程扬名天下的成都平原,一直是西南地区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方。明清以前,汉屮盆地的农业开发,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的平原地带。盆地四周的丘陵山地,是在明清以后湖广、川蜀等地移民的共同努力下,才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的。据统计,康熙至道光年间汉小盆地人口增加约3倍,山区人口增加数I•至上百倍。在人口的压力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