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宏观调控为何频通胀

[推荐]宏观调控为何频通胀

ID:46846209

大小:7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推荐]宏观调控为何频通胀_第1页
[推荐]宏观调控为何频通胀_第2页
[推荐]宏观调控为何频通胀_第3页
[推荐]宏观调控为何频通胀_第4页
[推荐]宏观调控为何频通胀_第5页
资源描述:

《[推荐]宏观调控为何频通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宏观调控为何频通胀近20年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宏观调控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借鉴市场经济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调控市场经济的全新调控体系。但宏观调控中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忽视,亟须加强宏观调控研究,破解调控中的难题,改进完善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式方法,创造平稳优化的发展坏境,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宏观调控过于频繁反复通胀从总体调控实践看,虽有国际环境多重复杂因素的影响,而对国际、国内环境因素的预判及相应的经济调控,明显地存在差异和问题。1•总体调控过于密集频繁近年的宏观调控,突出表现为反复调控、密集调控、急转反向调控。如存款准备金率

2、调整,自2003年9月到2008年6月,不到5年连续20次从6%—直上调至17.5%,其中2007年上调10次;而2008年上半年经历密集的5次上调后,紧接着口9月末开始密集的4次下调,仅12月卜•调2次;2010年6次上调,其中11月两次宣布上调时间仅间隔9天;2011年上半年每月上调1次,达历史最高21.5%,至年末下调1次,2012年2月、5月延续下调两次。调控当然是诸多政策及工具综合应用,仅2008年的房市调控,中央及相关调控部门至少下发政策文件11份,并三次下调基准利率。2008年的宏观经济与调控政策经历了一波三折,年初确立了防经济过热、防通胀的调控任务;至7

3、月急转为控通胀、保增长,调控政策随Z转向,如调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调增了信贷规模等;年末强化保增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扩大内需十项措施,推出投资4万亿元计划,连续五次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不足百口五次降息……这是调控史上前所未有的。固然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足见宏观调控缺乏预研预判,以致调控猝不及防。2.调控管理不断引发通胀纵观改革开放后总体经济运行,调控致多数年份物价上涨。计划经济时突出的是1985年到1989年,5年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同比上涨,在6.5%〜1&8%Z间波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期,1992年到1996年5

4、年中,CPI同比从6.4%直涨至历史最高24.1%,其中1994年10月同比上涨27.7%;经历10年基本平稳期后,2007年和2008年CPI同比再度上涨,涨幅为4.8%、5.9%;仅在2009年CPIT降0.7%,2010年反弹上涨3.3%,2011年再涨5.4%远超年初预期4%的调控目标,2012年1〜4月同比上涨3.7%。因价格多年持续上涨,基数扩大,目前涨幅虽在3%多,但价格实际上涨己很大。3.能源价格调控轮番上涨能源资源类价格不断上涨,助推总体价格轮番上涨。据悉,2010年4月,秦皇岛港煤价持续高涨,有些煤种一个月就上涨70〜80元/吨,随着市场煤炭价格上涨

5、,6月初,国有大矿重点电煤合同价跟张,涨幅约60元/吨。然而,在产煤大省山西却难买到煤,晋东南60%以上的煤炭来口陕西,山西省内很多电厂非计划停运。2011年11月,反映市场煤炭价格走势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每吨850元,比年初上涨74元,涨幅为9.5%。迫使国家发改委实施电煤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并上调电价,提高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标准,出台电厂脱硝补偿政策。02009年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以來,国内油价已与国际接轨,而油价总体上涨次数多、涨幅大,下降次数少、降幅小。虽然调控部门每次都谨慎上调或延续上调油价,但通常都会引起一系列提价,而卜•游产业和行业跟张不跟跌,涨多降少。201

6、2年2月、3月两次上调后油价,蔬菜、食用油、日化产品、奶粉等相继涨价,而仅隔50天的油价下调,并没有改变整体市场的价格涨势。煤炭、电力、成甜油等能源价格调控,演绎了价格轮番上涨。社会分配调控扩大了城乡茅别,造成地区、行业、高管与职工的极大茅别;房市在不断地调控中形成泡沫等。二.反思调控剖析原因认识危害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近20年运用市场机制进行调控,许多方面需要重新认识和反思。1.追求高增长刺激威胁论宏观调控的所为,主旨意在追求GDP高增长,按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駛道理的本质要求,追求发展没冇错。而这需要找到科学发展的途径,就调控而言,关键是调控理念有偏差,致使调

7、控方式方法存在问题。内需不振,就实行财政、货币扩张,以致不断地引发通胀,有时连续多年收缩成效不大。看2003年、2005年、2006年CPI,同比上涨幅度都在1%多点,而自2003年9月到2007年连续1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最终CPI仍上涨4.8%;2008年上半年,存准率再上调5次,同期CPI同比竞涨至7.9%。这说明,多年来市场流动性长期过剩。在这种背景下,为保増长,2008年下半年,自9月连续4次反向下调存准率,再现扩张迹象。随后于2010和2011年虽连续12次上调存准率,达最高21.5%,但2011年CPI同比再涨5.4%,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