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44821
大小:6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8
《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探析杨庆育重庆2007年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四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立足市情,锐意进取,初步探索了一条符合实际情况的改革发展道路。一、改革的背景与思路重庆在中国具有特殊性,它不仅仅只是区域特征的反应,同时兼有体制调整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的一般性。正因为如此,国家将具有全国性难题的城乡统筹改革实验任务放在这个相当于中等省份的地区。重庆作了积极的应对,形成了改革思路。(一)特殊的改革背景。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发展差距是人类社会一定阶段社会分工的产物,反映了城乡之间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
2、配置差异。重庆地处西部,市情非常特殊,既有上述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又有特定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中的特殊性问题。一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并存。2010年,主城区常住人口约750万,建成区面积约700平方公里。未来十年将建成1200平方公里、1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农村面积占95%,农业人口占64%,农业增加值占8.6%。三峡重庆库区涉及15个区县,面积4.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300万,累计完成移民搬迁114万。山地面积占75%,喀斯特地貌广布,1000万人居住山区。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约210万,主要聚居
3、在渝东南地区,面积1.7万平方公里。二是西部落后特征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现象并存。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大。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国企比重仍然较大,产业结构处于分工低端,传统产业占比高,重化工特征明显,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不强,企业布局有待于调整,改革发展任务繁重。三是市域内城乡区域和贫富差距大。重庆在整体经济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存在着较大的贫富差距,反映分配不公程度的基尼系数达到0.42,超过世界银行的警戒标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3.3:1,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主城一小时经济圈与东北库区一翼和渝东南民族地区一翼的人均GDP之比
4、2.2:L不解决贫富差距,将不利于调动“发展动力”的积极性。四是直辖体制运转短且基础条件差。重庆的直辖行政体制运转不到十五年,而在直辖开始就集中精力完成百万移民搬迁安置、366万绝对贫困人口脱贫、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生态环境治理,这“四件大事”具有阶段性和过渡性特征。由于原有经济基础薄弱、对外开放环境不完善、地理区位深处内陆以及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底子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全市的总体竞争弱,城市的综合实力不强。五是处于环境敏感地区生态保护任务重。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地,是国家最大的淡水资源储备库,对环境保护尤其是水污染治理的要求高。而市内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
5、频发,工业、生活、次级河流污染治理任务较重,生态环境保护成本高,矿产资源相对贫乏,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原料缺乏。(二)针对性的改革思路。面对特殊市情和沉重的包袱,历届党委政府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实际行动推动发展解决困难,但真正有精力也有条件从战略层面来解决这些问题,是直辖十年之际。市委发动了“发挥直辖效应、推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提出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核心,以创新体制为突破口,以增强发展能力为支撑,以培育人文精神为动力,探索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新路子,实现科学发展的新突破。经过多方借智和深入研究认识到:重庆所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城乡矛盾、城乡差距和城乡不协调带来
6、的,要解决重庆的问题,必须解决城乡矛盾、缩小城乡差距并保持城乡协调发展。基于这一认识,向中央提出了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区”的思路和建议。2007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未来发展提出:“要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年6月,国家批准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基于市情反复调研思考,重庆提出推进改革试验的“三条主线”。一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主线,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主要是消除不利于要素流动和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体制壁垒,在市场的引导下努力
7、实现资源要素产出效益的最大化。同时推进收入分配关系调整,建立向“三农”和“两翼”倾斜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二是推进城乡劳务经济健康发展主线,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主要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就业为指向,引导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推动人口城镇化健康发展。三是推进土地流转和集约利用主线,解决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主要是在守住耕地、确保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城乡空间合理布局的体制机制。二、四年的实践探索围绕“三条主线”,通过四年的实践,重庆基本探索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制度框架,并取得了成效。(一)在协调发展主线上,“圈翼”经
8、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基本形成。一是统筹规划“一圈两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