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44471
大小:8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28
《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实验探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实验探究进展摘要:综合近10年来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实验研究,发现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在不同环节、不同层面多方位发挥整体调节效应,具有明显的疗效,但针灸对胰岛B细胞的保护和恢复方面研究较少,特别是胰升糖素的研究几乎未见,可以拓展在这些方面和糖尿病早期干预'‘治未病”的研究。为针灸治疗糖尿病寻找更多的理论依据,使针灸治疗糖尿病得到更好的推广。关键词:针灸疗法;2型糖尿病;实验研究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2-0054-04糖尿病(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
2、/或作用缺陷导致的糖类、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出现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代谢性疾病[1]。据统计,全世界超过15亿2型糖尿病患者。现代医学对2型糖尿病有广泛的研究,但至今治疗手段仍然局限在对症,长期应用降糖药毒副作用不可避免,手术治疗风险大、费用髙。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具有明显的疗效,对解除糖尿患者并发血管和神经的病变疗效非常显著,具有整体调节的优点。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在实验方面的研究亦取得较大进展。现将近10年来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关实验研究综述如下。1针灸对实验大鼠形态学的影响胰岛素抵
3、抗和B细胞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两个主要环节[2]。B细胞数量是决定胰岛素分泌量的关键因素,多数研究表明,在长病程2型糖尿病细胞数量呈一定程度的下降,比正常减少20%〜40%[3]o刘志诚等[4]将造模成功的NIDDM大鼠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针刺治疗,为针刺组。一组不做任何治疗,为对照组;针刺组隔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4周,用电镜观察大鼠的胰腺形态,及针刺后发生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胰岛周边的细胞体积较正常组大,核质比变小。在胰岛周边的外分泌细胞中可见到由其化生而来的B细胞。外分泌腺细胞中可见到由其化生而来的B细
4、胞分泌颗粒存在,并且与外分泌腺细胞之间未见有结缔组织或基膜存在。而针刺组B细胞的体积与正常组接近,未见胰岛周围有化生的B细胞存在。B细胞与毛细血管内皮之间的结构与正常组所见一样。说明针刺可以改善NIDDM大鼠胰岛B细胞代偿性分泌亢进的形态学改变,针刺对NIDDM机体形态学表现出良性影响。此外,针刺治疗后NIDDM大鼠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S)、C-肽(C-P)、均显著下降,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的显著回升。得出上述变化是针刺治疗NIDDM良好效应的形态学依据的结论。祁燕等[5]通过电镜观察大鼠的胰腺形态,及针刺
5、后发生的形态学变化各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发现:正常组大鼠胰岛大小形态规则,胰岛细胞排列整齐;模型组大鼠胰腺周围有炎细胞浸润,胰岛细胞大量发生坏死,数目减少,有嗜酸变;针刺组大鼠胰岛细胞数目较模型组大鼠多。孙志等[6]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化原则分为针刺组、西药组、安慰剂组和正常对照组,通过电镜观察发现针刺组胰腺腺泡、胰岛结构完整,胰岛内细胞排列大体规整,大小、形态接近正常组,胞浆肿胀、纤维组织增生少见,改变显著优于西药组而接近正常组;胰岛细胞胰岛素表达针刺组显著高于安慰剂组。表明针刺具有改善胰岛B细胞形态的作用。2针灸对对实
6、验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袁锦虹等[7]对造模成功的NIDDM大鼠进行针刺治疗后,发现对NIDDM大鼠的摄食、摄水量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造模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治疗,其摄食、摄水量较之前仍然有一定的增加。从空腹血糖看,治疗前模型组及针刺组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针刺组治疗后FBS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何玲等[8]对造模成功的NIDDM大鼠针刺治疗后,针刺治疗18天和36天后,肝胆组、中焦组、下焦组大鼠的血糖明显下降,与相应时间点的模型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肝胆组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上焦组、中焦组和下焦组,治疗36天时与上
7、焦组、下焦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针刺肝胆经原、合穴不仅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而且起效迅速,稳定性好,与其他各组相比,作用最佳。提示针刺肝胆经原合穴具有良好的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有效降低血清胰高糖素实现的。孙志等[9]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化原则分为针针刺组、西药组、安慰剂组,同时将普食组大鼠作为正常组,结果显示,针刺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明显低于安慰剂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且三者均优于西药组,说明针灸有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脂
8、的作用。3针灸对对实验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分泌缺陷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键因素。胰岛素抵抗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关因素分为遗传及环境两大类,前者与胰岛素信号转导的各个环节、调节糖脂代谢的多基因的多态性、突变有关。[10]祁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