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颈椎病眩晕机理分析

针灸治疗颈椎病眩晕机理分析

ID:46844457

大小:6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8

针灸治疗颈椎病眩晕机理分析_第1页
针灸治疗颈椎病眩晕机理分析_第2页
针灸治疗颈椎病眩晕机理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颈椎病眩晕机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灸治疗颈椎病眩晕机理分析颈椎病性眩晕属于临床常见和多发病之一,又称为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是指因颈椎病所致椎间孔变窄,刺激或压迫椎动脉,使椎动脉血液循坏障碍,并由此引起延髓和前庭系统缺血而发牛的以眩杲为主的i纽症候群,也称“颈性眩晕”。临床上易与梅尼埃氏综合征、脑动脉硬化、神经衰弱等等混淆。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F1前认为主耍集中在三个方面[1],机械压迫因素、颈椎牛物力学失衡以及颈椎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单独或者交互为患,通过刺激椎动脉丛是椎动脉收缩痉挛,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进一步使前庭迷路缺血,产生

2、眩晕症状。其治疗主要是恢复颈椎的生物力学动态平衡及改善椎动脉的循环以增加人脑的有氧灌注。祖国医学将颈性眩晕归为“眩晕”范畴,历代对眩晕病都有着不同的认识,见仁见智。冇关“眩晕”的记载,授经典的论述始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口问》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但直到宋•严用和才首次在《严氏济生方》中把“眩晕”作为本病正名记载:“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古今医家对眩晕的病因病机不同时代冇不同的侧重,但

3、归纳起来不外乎风、火、痰、虚、瘀等五个方面,而总以虚为木。有学者认为,对于颈源性眩晕可以首选针灸治疗,其近期疗效优于其他疗法[2]。随着对颈性眩晕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针灸治疗由传统的针刺、灸法、针灸并用转向多种疗法综合运用,几疗效也在不断提高。纵观既往文献,对针灸治疗颈椎病眩晕的临床疗效的观察主要集屮在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程度,而対于针灸的作用机理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対颈椎病眩晕针灸治疗的选穴及疗法的运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尝试分析针灸治疗颈椎病眩晕的住理机制,以期为颈椎病眩晕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1针法针刺可冇效缓解

4、或者解除局部肌肉痉挛,减轻了因椎间盘突出、椎体不稳等对周围神经、血管的刺激和压迫,促使脑血管扩张,改善椎-某底动脉的血流供应,增加脑血流量,有效解除颈项部组织间的无菌性炎症和椎动脉周阳软组织的水肿,部分恢复入脑各动脉特别是椎-基底动脉的外I节I空间环境,并对动脉硬化引起的血管弹性降低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川[3],从而缓解眩晕。1.1穴位的选择bl前针刺治疗多辩经取穴,多集中在手足少阳经、手足厥阴经、督脉,特别重视局部取穴,穴位多选用百会、风池、四神聪、颈夹脊穴等[4]。1.1.1百会百会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别名"三

5、阳五会”,《针灸资生经》中称百会“百病皆主”。《针灸大成》:亦言“百会主……目眩。”督脉行于头顶之巅,行于脊里,内络于脑,从脊里分出属肾,故督脉与脑、脊髓、肾联系密切,是沟通人脑与脊髓的主要经脉,取之能达到升清阳,醒神明的功效,而眩晕等症会逐渐消退。百会穴作为督脉穴,与脑密切相关,是调节大脑功能的重耍穴位Z—。冇研究证实[5],针刺百会穴可以加快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自由基损伤及降低血液流变学、血清一氧化氮水平,从而增加脑血流最。1.1.2风池《通玄指要赋》曰:“头晕冃眩,要觅于风池”。风池为手足少

6、阳、阳维脉Z交汇处,乃治风之要穴,具有清利头目、祛风解毒之效。现代研究认为,风池穴浅层有枕神经与枕动脉、静脉分支或属支,其深部又为椎动脉的寰枕段,两动脉分支在肌层和锁脑膜处相吻合。临床上,椎动脉造影检查发现这i段是椎动脉最容易受压处,从而造成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针刺风池穴能通过调节椎动静脉神经从以解除椎-棊底动脉痉挛,改善脑动脉的弹性和紧张度,冇扩张和收缩脑血管的双向调节作用,可有效地改善脑部血液循环[6]。1.1.3颈夹脊穴颈夹脊穴位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之间,深部及附近分布着重要神经,挟督脉伴足太阳经而行,刺激这些

7、穴位可以缓解劳损所致的肌肉紧张,减轻椎间孔周围关节囊滑膜充血,减少不利因素对交感神经的刺激,增大推动脉直径,改善脑血管的血液循环,畅通督脉和膀胱经经气,纠正颈椎病所致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紊乱,从而改善脑干网状结构的缺血。有学者认为,针刺夹脊穴对调节颈椎病所致椎动脉血流动力紊乱的效应具有持续性为累积性[7]。1.1.4四神聪穴《针灸资生经》:“神聪四穴——理头风目眩,风痫狂乱。”四神聪穴处于巅顶百会穴四周,为诸阳气聚会之处,周围分布着枕静动脉吻合网,有清利头目、开窍醒神及通络功能,针刺四神聪穴能调节一身之阳气,虚者可

8、实之。现代研究发现,针刺四神聪可以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脑缺血、缺氧状态[8]。1.2针具的选择根据针具的特殊处理出发而出现眼针、腹针、电针、头针等不同的治疗方法,针具虽有不同,但是都是从改善椎动脉血流最,改善微循环角度着手以改善人脑供血。1.2.1眼针眼针疗法具有取穴少、针刺浅、操作简便、见效快等特点。《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Z精气,皆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