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34806
大小:6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8
《高中散文教学突破审美困境的三种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散文教学突破审美困境的三种策暁【摘要】在国家课程改革理念屮,对学科本身知识之外的能力素质培养成为日标重点。人教版高中语文在课本上也出现了一系列的调整。尤其是在课程标准中加入了对散文审美能力的培养要求。本文将选择高中语文散文审美作为课题,从多层次角度來审视高中语文散文审美的困境与突破之路,为高中语文教育的审美优化形成借鉴。【关键词】散文教学审美能力审美教学【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B-0072-02在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塑造与培养是重要的能力冃标之一。2014年6月,欧洲课程
2、发展改革会议上,英国著名教育家穆勒?埃文斯曾经指出,教育是一项塑造美的艺术。教育的发展在于塑造美的眼睛、美的人格与精神。诚然,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能够深入散文内部对作者的思维及情感表达因素加以了解,是散文学习的目标、价值体现。不过在为前散文教学中,因看教师、学生认知意识理念及具体课堂执行的不同,其审美教育效果往往存在很大差异。那么,应该建构怎样的散文审美教学体系,方能达到高中语文教育素质能力培养的日标呢?木文将借鉴相关教育理论,结合笔者多年教育教学经验,试探形成高中语文散文审美教学的优化策略。、确立散文阅读双主体,示范与指导并重传统观念
3、认为,散文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做好穿针引线的角色。不过,随着学生主体建构在高中语文课堂屮的执行,一些问题显现出来。如一些教师过分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反而让学生成为了审美的自我组织者与执行者。而教师则在课堂成了彻头彻尾的看客。审美课堂华丽而无实效。实质上,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非完全剥夺教师的话语权。高中散文审美教学应该提倡“教师与学生二者并重;学习与交流二者兼有”。在这个体系中,学生是散文审美的主体,散文审美学习的执行者;而教师应是散文审美教学的卞体,散文审美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指导者。教师与学生
4、并没有主从的依附关系,而是彼此独立,交流互通。以高一上册《荷塘月色》一课审美教学设计为例,大部分语文教师都将本课的W美H标定在“情感”这一主题上,认为“散文的文体角色就是呈现个体情感”。殊不知,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关于借景抒情的写法已然烂熟于心,再进行简单组织,放开手将大量时间放在学生自主探究作者情感上,显得重复无新。笔者充分考量到其散文文体的特征性,以“看”作为景物审美的切入点,将“意象”作为这篇散文审美的中介。要求学生通过视觉,来找出所能看到的景物意象,并对其所体现出来的画面色彩进行探讨诊视。同时,引入另一散文作品《听听那冷南》,让学生
5、对前后两篇“一暖一冷”情调进行对比,并找出体现不同意境情调的意象,进行品味分析,得出:散文景物的温度体现着作者的心理温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首先示范对于不同意象的缀连及不同意境的摹写方法,也须在学生朗读感知、讨论分析的过程中参与进去,适时指导,从而使散文审美行为更加理性有效。二、尊重审美认知发展性,重建审美标准在高屮语文散文教学过程屮,审美的视角不同,其产牛的审美认知与评价也存在差异。由于教师与学生在个体经历、认知能力及方法等诸多方面不可等同,故而其对于相同课文篇目,相同课文语段及主题的个人理解可能会出现分化。如高二上册第三单元《记念刘
6、和珍君》一文,“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一句中关于“猛士”的审视与詁味就可冇不同见解。从学生的理解视角,直接的诠释主要从字面意思理解的,可理解为“勇敢及刚正的人”;而从教师的理解视角则会更加深入些,可诠释为“敢于面对命运,顽强反抗,敢于牺牲的人”。如此,对于相同段落或语句的理解,师生会存在差异。教师就需要做好审美认知的整合与统一,或者在可利用审美认知基础上进行完善,或者教师进行逐步引导,让学生矫正性重新感知、审知。此外,随着时代的演进,其主流价值观的流变,让某些审美标准也正在发生变化。如必修三第三单元8课《寡人
7、Z于国也》一课从美学角度来看,其宣传的是“施行仁政”的主流意识审美,其社会主导者在于执政者;而当前社会下则强调“以民为本”,突出人本主义审美意识,其社会主导者应该是个体人,可以是官员,也可以是民众,每个人都有声张自己权益利益的权利。如此看来,生活于新时代的学生如何去正确认识“仁政”之美呢?首当其冲就是审美标准的统一。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不同的时代,其时代主旋律、审美标准的差异性。在了解时代文化背景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引导,从而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得出相対理性、辩证的判断。再以必修2第1单元第3课《故都的秋》为例,其开篇即直叙“北国的秋,
8、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且在当时由于白色恐怖威胁及诸多原因的掺杂,应从文句中感受到作者眷恋故都自然风物和对美的执著追求。当然这里的美是“一种沉静、一份寡淡与思索。”而时过境迁,如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