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31284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都市类报纸财经新闻写作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解释,解释,还是解释——都市类报纸财经新闻写作探析经过10余年都帀类报刊对其读者对象的“培养”,阅读都市报已成为许多都市人的一种习惯;伴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建立,财经新闻也被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所关注,中国报协的一次调查发现,我国城市人口中,冇6000万以上的人,非常关心财经新闻。而与此同时,都市类报纸尚不能满足读者的这种需求。我国一位搞经济报道的资深记者说过:好的经济新闻,要能让人在打瞌睡的时候看了不打瞌睡。可现在许多经济新闻正好相反,让没瞌睡的人看了打瞌睡。另一位新闻界的领导人也公开发表议论称「'我对财贸报道不很熟悉,但经常读财贸报道,有一些我就读不懂。所以读不懂,除了我
2、自身知识不足以外,可能和有些报道写作有关。我们提倡好的文风,好文风的起码标准是要让广大读者读懂。”大家为什么读不懂或不愿读我们刊发的经济新闻?翻翻我们的报纸,即可找到原因,其中的经济新闻大多是些干枯乏味之作:干巴巴的数据、干巴巴的“措施”,还有让人似懂非懂的经济术语。在我国改革攻坚中,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直是大家关注的一个话题。因为尽管国冇大中型企业为数仅占全国总数的1%,却生产全国3/4的货物,提供国家财政收入的80%左右,然而它们大部分亏损。为改变亏损状况,我国在1992年开始进行企业改革试点。同年同月,许多都市类报纸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其中,有一家报纸稿件的导语称:“搞好
3、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一项根本措施——传换经营机制的改革,正在越来越多的地区、部门、企业进行。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进行这项改革的试点金业已逾1000家。來口各地的信息表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止循着健康的方向深入扎实展开,显示出良好的前景。”显而易见,这一段是从文件上抄来的。“转换经营机制”到底意味着什么,文章没冇解释,在当吋,有多少一般读者懂得这个术语,大有疑问。稿件第二段说:北京冇多少企业“主要采用投入产出总承包,比照中外合资的政策,继续完善'两保一挂'承包经营责任制等6种方式。”上海有多少企业“采用第二纺织机械厂的做法”,“推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改革”。辽宁的企业
4、抓住四个重点: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加快企业用工制度改革,深化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切实落实企业自主权。这一段还是抄自文件。哪一个普通读者能弄懂记者说的究竟是什么?“第二纺织机械厂的做法”是什么方法?文件的起草者可以不管普通读者懂不懂其中的内容,因为文件是给行家看的,但记者就不行。写新闻,一定要把事实讲清楚,让读者看明片,这是对新闻写作的最起码的要求。记者必须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解释各种事物与现象,帮助读者掌握新闻的内容。胡乔木曾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的文章中指出:“新闻的明了比准确难得多”。经济现彖纷繁复杂,专业性强、术语多,较Z其他新闻,就有更大的难
5、度,但也不是不能做好。与上面引述该报稿件的同天,香港《快报》就同一题材也发了报道:“自今年初起,中国企业改革进入攻坚战,转换经营机制开始硬碰皱:一些亏损企业工人工资下浮(笔者注:此语不通,应为下调或下降),许多无能厂长经理被革职,少量捣乱者被工厂除名。国务院副总理朱鎔基曾指出: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是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重点,也是难点,今年要碰碰这些难点。不能再徘徊观望了,要快刀斩乱麻,尽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要打破三铁一大——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大锅饭。建立起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干部能上能下的新机制。“国务院一声令下,齐省市立竿见影:
6、辽宁省本溪钢诙公司10万干部职工实行全员合同制,从I佃揭开了中国大型企业告别大锅饭的丿力史。”“该公司搬掉干部的铁交椅,择优选聘干部,百余超编干部到第一线当工人或离退休;工资向一线工人倾斜,艰苦岗位的工人工资比公司总经理还要高……”(下略)这篇稿件虽说不算什么精彩Z作,但它对普通读者不熟悉的名词、术语都作了适当的解释,文章没有罗列晦涩难懂的改革措施名目,而是用一口了然的通俗说法把问题讲清楚。与上篇稿件相比,优与劣、冇效无效、易懂难懂,显而易见。通过两条稿件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要做好经济报道,让读者接受我们的经济新闻,少不了对新闻事实作必要的解释说明。西方新闻曾把“解释,解释
7、,解释!不要让读者去猜”作为新闻写作的铁律,在我们的经济新闻写作中,这是一条值得借鉴的重要原则。经济新闻Z所以特别需要说明,首先是为了把主要的新闻事实说清楚,讲完整;其次是为了烘托、深化主题,展示和深化新闻的价值;再次是为了增添新闻的信息量,加强新闻的知识性、趣味性与实用性。那么,都帀类报纸经济新闻要解释说明些什么新闻事实呢?一是要对新闻中需耍说明的关键问题,作通俗易懂地诠释,不给读者阅读和理解埋下“暗礁”,造成障碍。二要抓住读者关心并需要回答的问题,向读者揭开或澄清事实真相,起到点破“迷津”的作用。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