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25476
大小:3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电磁铁的磁力(一)说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上册《能量》《电磁铁的磁力(一)》说课稿单位:金积中心学校姓名:张常青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磁铁的磁力(一)》。一、教材分析《电磁铁的磁力(一)》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中的第3课,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及会制作简单的电磁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上,根据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其结构有明显的联系,学生都希望做一个磁力很大的电磁铁,所以通过做实验寻找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适合学生心理需要和认知水平,本课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来证明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
2、圈数有关,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做出我们的假设。寻找所有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并且所有的假设必须是有所依据的。第二,设计实验,检验假设。共同检验一个假设: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通过假设,制定计划,交流计划,实施计划,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这几个步骤,为下节课学生独立检验其他假设打下基础。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由于本课的教学是在前两课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学生来说他们已经知道电磁铁的组成,并且亲自验证了电磁铁的性质。所以本课教学中,教师因势利导,注意以旧知引新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
3、探究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了解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方面:1、知道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二)过程与方法方面:1、经历一个较深入的科学研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汇报交流、共享成果。2、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识别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量检验电池数量对磁力大小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能够大胆想象,又有根据地假设。2、能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作检
4、验假设的实验,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研究的品质。四、教学重难点通过自己深入熟悉教材,研究教材,结合科学实验探究课的特点,特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位在以下两方面: (1)教学重点: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让学生能过实验活动,验证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 (2)教学难点:掌握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会做简单的对比实验,并通过对比实验,分析实验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结论。五、教法分析教学目标能够顺利的完成,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课我采用“探究-研讨”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具体方法如下: 1、自主探
5、究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探究。本课中,学生对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因素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且自主设计研究计划,完成研究。 2、合作研讨法:科学研究需要团体的智慧,在研究计划设计过程中,可以结合团体的智慧把计划完善,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研究。六、学法分析整堂课,我重视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课前充分准备材料,课堂上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教学中,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学法指导:1.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尝试成员之间的交往合作,学会倾听、质疑,相互接纳,通过分享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拓展探究的知识经验,纠正本组
6、成员在操作中的误差,并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理解别人的想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一堂课的探究效率。2.亲历探究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能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大胆猜想,实际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兴趣,让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一个较深入的科学研究过程。七、教学过程(一)对比导入,引出问题课堂伊始,让学生用自制的电磁铁试着去吸一吸大头针,并对各小组吸起的大头针的个数尽心比较,分析,从而引出了本节课的探究问题:为什么各个小组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个数不一样呢?影响磁力大小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7、这就顺理成章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本节课的探究中。(二)大胆猜想,充分假设假设很重要,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但假设不是空想,而是有道理的猜想。因此,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作出科学的假设,老师注意提醒学生,从电磁铁的构成、电磁铁的磁性是怎样产生的这两方面来猜想,这样,就保证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朝着更有效的方向进行。(三)制定实验计划1.小组制定研究计划。2.全班交流研究计划。3.小组修善研究计划。完善的实验计划是顺利进行实验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交流各组制定的研究计划,并在交流中适时的提醒,如你觉得在这个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应该怎样改变?在实验
8、中又应控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