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脾胃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调理脾胃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ID:46817162

大小:7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8

调理脾胃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_第1页
调理脾胃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_第2页
调理脾胃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_第3页
调理脾胃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_第4页
调理脾胃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调理脾胃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调理脾胃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调理脾胃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比较针刺疗法与西药吗丁I林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疗效。方法:将72例DG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调理脾胃针法为主,穴取曲池、合谷、中脫、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血海、地机等为主,每日针刺2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天;对照组口服吗丁啦10mg,每EI3次,餐前30分钟服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8%(P<0.05)。结论:调理脾胃针法治疗DGP疗效显著,优

2、于西药对照组。[主题词]糖尿病并发症/针灸疗法;胃肌轻瘫/针灸疗法;针刺疗法/方法;调理脾胃糖尿病胃轻瘫(DGP)是指糖尿病引起的胃排空延缓造成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发生胃排空延缓的机制是胃动力障碍,尤其在长病程的糖尿病患者中其发病率约为30%〜50%。笔者应用调理脾胃针法治疗DGP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按诊断标准选择患者72例,DGP病例来源于天津市屮医医院针灸病房,均为住院患者,经患者同意后,入选本试验,按随机数字表法以1:1分成两组(见表1)。表1表明,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

3、、体质指数及合并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两组之间具有齐同可比性。1.2诊断标准按照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确立的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然后按照贝政平主编的《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符合糖尿病胃轻瘫诊断标准。1.3纳入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胃轻瘫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65岁;③糖尿病病史5年以上;④临床表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早饱、饭后饱胀、腹胀、腹泻便秘或二者交替;⑤X线锁餐检查提示胃蠕动减弱,胃排空延迟(>6h);⑥肝肾功能正常;⑦知情同意者。1.4排除标

4、准①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者;②有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近儿个月发生过心肌梗死者;③肾功能不全者;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感染者;⑤伴有传染病、中毒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⑥胃镜、B超提示机械性梗阻、消化道溃疡、肿瘤及其他器质性病变者;⑦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2治疗方法2.1总体治疗方法①糖尿病健康教育;②根据病情采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使空腹血糖达到6〜8mmol/L,餐后2h血糖达到8〜10mmol/L,维持原用药和剂量,进入观察阶段;③治疗前3天停用一切影

5、响胃肠动力的药物,如抗胆碱药、解痉止痛药、II2受体拮抗剂、质了泵抑制剂及其他促胃肠动力药物等。1.2治疗组在总体治疗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取穴:曲池、合谷、中腕、足三里、阴陵泉、丰隆、三阴交、血海、地机、太冲、公孙、支沟、天枢。采用0.30mmX50mm和0.30mmX60mm针灸针。患者取仰卧位,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得气后行补泻手法,其中曲池、合谷、丰隆、太冲、支沟采用泻法;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采用补法;中皖、血海、地机、公孙、天枢采用平补平泻法。每13针刺2

6、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为2天,共治疗3个疗程。2.3对照组在总体治疗基础上,口服吗丁咻10mg,每日3次,餐前30分钟服用,共观察34天。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症状,内容包括:上腹胀满、恶心呕吐、暧气、食欲不振、上腹痛、腹泻便秘或二者交替6项。采用全国西沙必利多中心临床实验协调组制定的疗效指数作为疗效评价指标[l],按症状轻重分为4级,0级:无症状;1级:有轻度症状,但不明显;2级:症状稍重,但不影响工作;3级:症状严重,难

7、以坚持工作。以各症状积分(d)及总体症状积分(D)方法,记录上述6个症状的得分。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评分测定,按下列公式求出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总分数一治疗后症状总分数)一治疗前症状总分数]X100%o显效:疗效指数>75%;有效:疗效指数25%〜75%;无效:疗效指数<25%[2]1.2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试验结果描述用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釆用X2检验。3.3结果(1)两组DGP患者治疗前

8、后总体症状积分(D值)比较(见表2)表2显示,两组治疗后D值均显著下降,经t检验,P<0.0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后D值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两组DGP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d值)比较(见表3)表3显示,两组DGP患者治疗后各种症状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上腹胀满、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或二者交替症状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P<0.01)o(3)两组DGP患者疗效比较(见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