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管区解剖的研究

视神经管区解剖的研究

ID:46816307

大小:7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8

视神经管区解剖的研究_第1页
视神经管区解剖的研究_第2页
视神经管区解剖的研究_第3页
视神经管区解剖的研究_第4页
视神经管区解剖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视神经管区解剖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视神经管区解剖的研究基金项目:山东省烟台市科技发展计划(编号:2009155-25)作者单位:264000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姜鹏飞,孙英,代秀玉,李元彬,谭丽霞);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吕永斌)通讯作者:姜鹏飞【关键词】视神经管;综述;解剖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1?101视神经管(opticcanal,0C)因其包容着整个视觉通路中最重要的器官一一视神经,而成为眼眶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中之重。是眶与颅内沟通的重要渠道,是视神经通向颅内的最狭窄部位,视神经因炎症或外伤等引起

2、的水肿最容易在视神经管内因范围受限而导致损伤,很多颅内的疾病亦可通过视神经管以及眶上裂、眶下裂,影响到眶内,故其临床意义重大。在眼眶病的三大分类中,无论是眼眶肿瘤,还是眼眶骨折,甲状腺相关眼病,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都离不开对于眶尖视神经管的认识。现将其解剖情况综述如下。1视神经管研究经历的阶段尸体解剖剥离视神经管,进行精确测量,得到尸体视神经管的相关数据。李健、廖建春、陆书昌[1]对50个成人尸头和30个干性颅骨标本的视神经管区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测量视神经管的长度、口径及管壁的厚度;石献忠、韩卉、孟庆玲[2]曾对30例(60侧)成人干性颅骨标

3、本和18例(36侧)成人颅底湿标本的眶尖区进行显微解剖学观测,得出视神经管的一些解剖学数据;胡福广、张庆俊[3]对20例无颅疾病、经福尔马林规定固定的国人尸头,在显微镜下测量视神经管颅口、眶口的宽度、高度及管顶、底、内侧壁、外侧壁长度;赵恒河、李光宗、鞠学红等[4]利用解剖学方法对100个颅骨和67个尸头视神经管口及四壁的结构和毗邻进行观察和测量;杨有雄、廖建春、陆勤康等[5]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15例共30侧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视神经管标本并进行测量;陶存山、卢亦成、楼美清等[6]对15例成人干颅骨和15例无颅眶疾病、经甲醛固定的国人尸头,

4、在放大5〜25倍的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测量;王洪波、彭波、苏刚等[7]利用显微解剖方法对成人尸头头颅、带硬脑膜的成人颅底标本各10具、成人颅骨标本10具进行观察和测量。1?2尸体解剖和影像扫描结合对比的方式利用CT或MRI对尸头进行扫描,将结果与解剖数值相对比。如刘津平、靳颖、李云生等[8]将50例成人头颅湿标本制成0?5mm的火棉胶连续切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36侧冠状位结构进行测量;刘丰春、姜成瑛、孟庆兰等[9]曾对33例干燥成人颅骨行轴位横断CT扫描,结合10例颅脑断层标本进行解剖学观察;马荣昌、鞠建宝、李大军[10]对30例成人尸头进行

5、眶尖部解剖测量视神经管各壁长度、内侧壁厚度及截面积;杨军、张庆林、于春江等[11]利用10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人尸头共20侧,和15例头颅干标本共30狈%对眶尖区前侧方手术入路相关解剖标志进行了详细地显微解剖、观察、拍摄、测量和统计;DanielsDL,PechP,KayMC等[12]对尸头进行局部解剖与CT扫描结果进行对照研究,证明两者极其接近。1?3直接进行活体扫描国内国外均有不少类似的研究。但即往研究限于仪器设备的显示能力,仅能得到如何扫描能够达到最好的显示效果的结论,不能进行准确测量。如王振常、鲜军舫、吴恩惠等[13]曾对40例正常

6、成人眶尖分别进行CT和MRI的扫描;韩卉、庞刚、胡玉婷等[14]曾利用多层螺旋CT及三维显示技术观察10例20侧正常志愿者眶尖区;刘英娥、姜淑霞[15]对8例疑有视神经管损伤的患者进行视神经管的轴位和冠状位扫描;DanielsDL,YuSzPechP等[16]曾使用CT和MRI对眶尖进行扫描研究;KapurE,Dilberovi,cF[17]研究认为,在CT冠状位和轴位片上,一些骨性标志如蝶骨大翼、翼额窝等对于眶尖结构的识别意义重大。2CT对视神经管的检查从以上文献回顾中不难看出,既往对视神经管的研究,尤其是解剖测量,全部都是依赖于尸头的解剖测

7、量(包括干性颅骨标本)。众所周知,尸头或干性颅骨因其经过一些防腐处理,其结果与活体必定有一些差距,尽管这些防腐处理对于骨质的影响不大,但毕竟仍不同于活体测量。自CT发明以来,利用影像学手段进行视神备的现实能力,所得出的结果难以让人满意。对于视神经管的活体扫描,得出的结论多仍局限于如何扫描能够更好的显示眶尖结构,而对测量仍无能为力。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活体测量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特别是随着最新的多排螺旋CT的临床应用,使视神经管进行活体扫描重建后测量其各项数值成为可能。近年来,类似的研究逐渐增多。杨钦泰、李源、邹艳等[18]就利用

8、多层螺旋CT对14例(14侧)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的视神经管进行扫描后三维重建和相关数据测量;程钢炜、赵家良、牟文斌等经管的检查和测量的尝试始终在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