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萨勃心肺复苏机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萨勃心肺复苏机临床疗效观察(附76例报告)南京梅山医院急诊室-…袁瑜【摘要】目的探讨mscpr-la型心肺复苏机在心肺复苏时的可行性。方法76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应用mscpr—b型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69例对照组应用徒手心肺复苏,两组使用电除颤、气管插管及复苏药物等措施完全相同。结果机械纟II在心肺复苏时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机械辅助心肺复苏,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适合临床应用。【关键词】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机;心跳呼吸骤停为了探讨机械心肺复苏机在临床救治屮的可行性,我们使用mscpr—X型心肺复苏机进行临床救治,并与徒手心肺复苏进行分析比较。1资料与方法1」一般
2、资料1.1.1机械组2011年02月至2012年02月心跳呼吸骤停共76例,男性46例,女性30例,年龄(51.3±20.1)岁,其中心源性疾病37例,脑血管疾病10例,电击伤6例,溺水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6例,-•氧化碳屮毒3例,毒品屮毒2例,9例原因不明。本组病例不包括晩期肿瘤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L1.2对照组2010年01月至2011年01月,共69例,男性36例,女性33例,年龄(52」±22.6)岁。其中心源性疾病32例,脑血管疾病6例,电击伤5例,溺水2例,有机磷农约中毒8例,一氧化碳中毒2例,过破性休克2例,12例原因不明。本组病例同样不包括•
3、晩期肿瘤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1.2方法121基本抢救方法参照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入院立即开放气通、气管插管,开放静脉通路,使用电除颤及复苏药物(血管加压素、肾上腺素、胺碘嗣、阿托品)等。1.2.2胸外按压机械组采用mscpr-la型心肺复苏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步辅助呼吸,对照组采用徒手胸外心脏按压,mscpr-la型呼吸机辅助呼吸。按压部位、频率、按压深度均参照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1.3临床疗效评价1.3」心肺复苏冇效标准心电监护示自主心律,大动脉搏动恢复,收缩期血压80-100mmHg,所有指标均维持30min以上。
4、1.3.2心肺复苏成功标准患者出现口主心律,口主呼吸恢复,存活>24h。1.3.3心肺复苏无效指征复苏30min仍无B主呼吸、心跳。1.3.4副反应评价了解有无肋骨骨折、血气胸及内脏损伤。2结果机械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收缩压、心率均较对照组稳定(P<0.05)o机械组复苏冇效56例,有效率73.68%,复苏成功9例,成功率11.84%;对照组复苏有效28例,有效率40.58%,复苏成功4例,成功率5.80%,2组比较差片有统计学意义(PvO.05)。机械组76例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69例中1例并发血气胸,3例并发肋骨骨折,副反应发生率5.80%。3讨论心跳呼吸
5、骤停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心肺复苏是抢救生命最基本的医疗技术和方法,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电除颤纠正,以及药物治疗等,目的是使患者自主循坏恢复和自主呼吸[1]。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方法一直运用徙于•胸外心脏按压,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中特别强调按压的重要性,为保证疗效,建议每2min需更换另一个人进行按压,由于每个人按压部位、力度、深度、频率的差別以及轮换时的时间间隔,导致按压不能连续、持久、统一标准的进行,另外徒手心肺复苏也影响了复苏药物的给予、电除颤及其它抢救措施的进行,且在临床实践屮,人力的支持也难以得到充分保证,最终降
6、低了复苏有效率和成功率。我院从2007年2月使用mscpr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与传统的徒手心肺复苏相比,冇较好的疗效。mscpr-la型心肺复苏机操作简单,只需10秒种左右就可安装完毕。该机包括一个带有潮气量控制键的呼吸机,呼吸机由氧气驱动,设定时间周期的连续供气系统,潮气量输出范I韦I从40()〜120()ml,所设定的换气步频与胸部按压同步,每下压3()次2次呼吸,如果停止按压,换气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3次呼吸,换气吸与呼之比同步为1:2,压力限制在55cmH20的气道压,胸外心脏按压力量和节律恒定,按压频率(100±4)次/分,压力控制在30-40kg,按压
7、冲程范围可连续调节,在0〜8cm(0〜3.54英寸),连续按压后有1.625s的延迟正压换气,换气胸丿狐可升高1.98cm,不会发生•按压与通气对抗,可保证有效的通气量[2〜4],该装置以氧气驱动,操作时可以行心电图检杏及电除颤。该机亦有一些不足Z处,另外该机无法监测患者实际呼出气潮气量、气道压力、呼出气CO2,在临床救治中我们只能依靠胸廓起伏來判断潮气量及分钟通气量,无法保证患者的实际通气量,避免气压伤的发牛。综上所述,mscpr-la型心肺复苏机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适合临床使用。【参考文献】[1]沈洪.急诊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