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用衍生产品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角色

论信用衍生产品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角色

ID:46812288

大小:80.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28

论信用衍生产品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角色_第1页
论信用衍生产品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角色_第2页
论信用衍生产品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角色_第3页
论信用衍生产品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角色_第4页
论信用衍生产品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角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信用衍生产品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角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信用衍生产品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角摘要: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对于宏观审慎管理而言具有双重作用。总体而言,在一定市场限度内,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反之,如果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超过市场限度盲目发展,势必会放大风险,损害宏观审慎管理。就中国而言,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面临的仍是发展不足而不是过度的问题,适时地引入风险缓释工具不仅有利于金融机构在微观层面改变风险管理方式,同时还能产生宏观层面的积极效应,包括减缓金融机构借贷的顺周期性,提高金融系统应对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降低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等。因此,有必要在宏观审慎政

2、策工具箱中纳入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关键词:信用衍生产品;宏观审慎政策;系统风险JEL分类号:E58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12)08-0061-04一、信用衍生产品与金融稳定的文献綜述关于信用衍生产品发展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的理论探讨,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大致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通过信用衍生产品进行的信用风险转移损害了金融稳定,另一种观点认为该活动增强了金融稳定,第三种观点认为这种风险转移对金融稳定具有双重影响。(%1)认为信用风险转移损害金融稳定性的研究Duffee和Zhou(20

3、01)强调金融体系内部通过信用风险衍生工具交易改变了交易者对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预期,从而存在对金融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的可能。引入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之后,非银行金融机构会产生预期,认为银行通过贷款出售市场进行的风险转移都是低质量高风险的贷款,这种预期会导致贷款出售市场最终崩溃,因而损害了金融稳定性。Allan和Carletti(2005)从银行体系所面临的流动性需求视角出发,认为信用风险转移很可能会使保险公司的系统性风险传导至银行体系,从而引发金融危机。他们的模型假设经济体中同时存在银行和保险公司,若银行体系和保险公司之间存在信

4、用风险转移,当保险公司所承保客户出现大规模财产损失时,保险公司必须出售长期的无风险资产以满足赔付需求,这将会造成市场上长期的无风险资产价格下跌:如果银行体系也运用长期的无风险资产交易调剂流动性的话,就会造成银行的资产损失,从而出现保险公司的系统性风险传导到银行体系的情况,并引发金融危机。此外,Baur和Joossens(2005)认为资产证券化降低了转出者的资本要求,如果风险的承担者不受监管约束,那么整个经济体的资本要求会降低,不足以应对风险,会导致系统性风险。Instefiord(2005)通过构建金融危机成本模型对银行业

5、稳定性问题进行分析,他认为虽然通过使用信用衍生产品,银行可以更容易地对冲风险,降低风险的集中度,但同时也会提高银行承担风险的倾向。次贷危机后,许多学者认为信用衍生产品是诱发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如Whalen(2008)认为政府鼓励高风险抵押贷款增长、发行债务抵押债券(CollateralizedDebtObligations,CDO)和监管缺位导致了金融危机。(%1)认为信用风险转移增强金融稳定性的研究Wagner和Marsh(2004)提出,在一定条件下,信用衍生产品市场既有利于提高金融系统效率,也会增强金融系统的稳定

6、性。他们认为,如果银行持有风险资产对金融体系造成的社会成本远远高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风险资产对金融体系造成的社会成本,则从稳定金融体系的角度出发,风险资产应该更多地配置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从这一理论视角出发的研究自然会得出从银行体系向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的风险转移有利于金融稳定性的结论。Jorge和Li(2006)通过对英国主要信用衍生产品交易机构的量化分析表明,信用衍生产品使风险暴露充分分散,降低了外部冲击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在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第41届年会上所作的报告《风险转移与金融稳定性》认为,信用风险

7、衍生工具使得银行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风险,能够在满足大客户贷款需要的同时减少自身风险,因此对金融稳定性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英格兰银行(2001)在《金融稳定性回顾》中也认为,信用风险转移使得银行持有更加分散化的信贷组合,银行将会对单一行业的风险冲击有更强的抵御能力。同时银行也将更愿意向客户提供贷款,降低信贷崩溃发生的可能性。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2003)对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35家金融机构风险转移调研的结果表明金融体系内部的风险转移不仅为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大范围的风险分散,还

8、有助于信用风险的定价、提高信用风险交易的透明度和流动性,并且呼吁风险转移市场参与主体不应仅限制在巨型保险集团或者大银行,而应该让更多的中小型保险公司参与进来。(%1)认为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稳定性具有双重影响的研究Santomero和Trester(1997)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银行体系向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