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后路减压加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段退变性侧凸

脊柱后路减压加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段退变性侧凸

ID:46808216

大小:7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8

脊柱后路减压加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段退变性侧凸_第1页
脊柱后路减压加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段退变性侧凸_第2页
脊柱后路减压加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段退变性侧凸_第3页
脊柱后路减压加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段退变性侧凸_第4页
脊柱后路减压加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段退变性侧凸_第5页
资源描述:

《脊柱后路减压加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段退变性侧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脊柱后路减压加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段退变性侧凸【摘要】目的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特征及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XXXX年12月至XXXX年12月收治的20例症状性腰椎退变性侧凸病人的临床资料,4例行单纯后路减压,14例行后路减压钉棒内固定横突间植骨或椎间植骨术,2例行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融合钉棒内固定术。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半年以上,植骨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手术后病人术前症状大多消失,间歇性跛行未再出现,仅1例遗留轻微腰痛症状,治愈率为95%O结论脊柱后路减压加融合内固定手术在治疗腰椎退变

2、性疾病中有良好的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治疗方法。【关键词】椎弓根螺钉;腰椎后路减压;脊柱融合;退变性侧凸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clinicalfeatureofthedegenerativescoliolosisandeffectofthetreatmentthatposteriorlumbardecompressionandintervertebralbonefusionwithpediclescrewinternalfixationindegenerativelumbarsc

3、oliolosis.MethodsTheclinicaldataof20caseswithdegenerativesymptomaticlumbarscoliolosisfromDec.XXXX年12月至XXXX年12月收治的2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现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20例,其中男18例,女2例;年龄52-72岁,平均年龄62岁;病程3-17年。所有病例发生侧弯顶椎在L3~L4及L4~L5o9例患者10年前曾行腰椎间旁手术,3例6年前曾行全椎板减压术。4例为单节段侧凸,16

4、例为多节段侧凸,其中8例仅有两个节段发生侧弯。多节段侧凸病例中15例有椎体明显旋转,1例稍有旋转。1.1.2症状及体征20例患者均有程度不一的腰痛最轻者坐立难以坚持1h以上,负重状态下可诱发腰背痛,平卧、解除腰椎负荷时疼痛缓解。20例均伴双下肢麻木并间隙性跛行,其中14例双下肢疼痛,6例单下肢疼痛,18例足趾拇背伸肌力及踝反射减弱,16例会阴部麻木,间隙性跛行距离在30-600m之间。1.1.3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摄脊柱6位片,排除峡部裂等原因所致的脊柱滑脱,手术前均行CT或MRI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脊柱解剖序列及曲度

5、异常,均有不同程度的矢状面、冠状面或水平面三维失稳,包括侧弯、椎体旋转、生理前凸消失,角度9。~25。。椎间隙狭窄,左右及前后间隙不对称,小关节及椎体前缘骨质增生。中央椎管狭窄、变形,椎间孔狭窄,黄韧带及小关节肥厚、钙化或骨化。MRI影冷示脊髓内信号无改变,但有椎间盘退变,不同程度的脊髓受压现象。1.2手术方法根据患者手术前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充分考虑患者全身状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后路减压、植骨或加钉棒内固定。4例单节段侧弯并腰椎管狭窄的病人,采用正中纵切口,充分推开椎旁肌,磨钻磨粗糙关节间及横突处骨质,双侧椎板

6、间开窗,椎管桥式潜行扩大,切除增生的黄韧带等组织,充分减压椎管后,将切除的骨质剪成粒状作横突间植骨融合。多节段侧弯合并椎管狭窄、椎体旋转的病人,根据主弯位置,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方式:①门例行多节段两侧椎板间对称开窗,切除上位椎板下1/2及下位椎板1/3,切除退变的小关节突内侧1/2,切除增生的黄韧带,行主椎管潜行扩大并潜行扩大侧隐窝,行椎弓根钉系统固定。②3例症状及压迫较重者行相应节段全椎板切除,中央椎管减压,邻近病变节段作潜行中央椎管扩大术,减压后同上述植骨方法用自身切下的骨块切成小骨条于小关节后外侧及横突间植骨融合,采

7、用北京富乐椎弓根钉系统,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固定,固定中作椎体去旋转处理。③2例屈曲位成角大于15°且水平位移达1cm者行一侧椎板切除、另一侧椎板间开窗减压,椎间盘突出严定,切除增重则行椎间盘切除,采用cage椎间融合器融合,另加钉棒系统内生黄韧带等充分减压椎管后,用切除的骨质剪成粒状作横突间植骨融合。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麻醉苏醒后尽早开始下肢肌肉舒缩功能锻炼。卧床6~8周,腰围保护下活动,手术后3〜5个月去除腰围,逐渐恢复日常活动或工作。2结果20例中1例切口处脂肪液化,经换药6周愈合。19例腰痛及间隙性跛行症状消失,1

8、例遗留轻微腰痛和间隙性跛行,1年后跛行消失,运动时腰痛症状均较手术前明显改善。根据日本骨科学会的JOA29分法计算改善率,19例为80%-98%,1例为40%〜79%。随访患者中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1例植骨处有吸收但矫正无丢失,无明显局部症状。3讨论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弯不同于其它退变性腰椎疾病,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