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赣州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ID:46806599

大小:6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8

赣州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研究_第1页
赣州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研究_第2页
赣州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研究_第3页
赣州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研究_第4页
赣州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赣州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赣州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研究【摘要】赣州作为千年宋城,也是一座水文化名城。当前,全国各地在城市建设中积极倡导建设“海绵城市”,维护水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赣州实际,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原则和措施进行了探讨。【关键词】赣州;海绵城市;意义;原则;措施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出;2013年12月12H,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由此引发了学

2、界对于海绵城市的热切关注。一、海绵城市的内涵和特征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本身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特性,即水分特性和力学特性。海绵的水分特性表现为吸水、持水、释水,力学特性表现为压缩、回弹、恢复。因此可从海绵自身的水分和力学特性方面理解“海绵城市”的含义。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原则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

3、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三、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1•.社会意义。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为城市老旧城区“海绵体”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大中型城市中老旧城区占的面积比较大,与新城区相比,老旧城区的洪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匮乏等问题

4、更为严重,且老旧城区改造还面临空间条件有限、改造难度大等问题。相比建设大型地下调蓄池、大规模改造雨水管线等方案,改造设置一些城市“海绵体”是一个更加可行的思路。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可通过原有的老旧建筑雨水管断接技术,将雨水管线接入周边公园、水体、集中绿地等,集中贮存雨水,也可以利用小区内部的花坛、绿地等建筑设施空间布置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城市道路可结合道路绿化带、树池等绿化空间,布置生态树池、植草沟等低影响开发设施,有效地对地表径流加以蓄、滞、渗、排等。2.经济意义。海绵城市建设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减少了给排水管道的混凝土工程量,经济效益显著。

5、海绵城市减少了城市水灾,以及水灾经济损失。水利的调蓄设施又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净增成本”比较低,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降低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3.生态意义。建设海绵城市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海绵城市强调增加绿地,降低城市地面的硬化比例。有研究表明,城市地面硬化直接阻断了雨水补给地下水的途径,使地下水水位难以回升。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增加城市绿色空间,收集并处理雨洪水,这些被处理过的水可以用于生产和生活,或者作为景观用水,补给地下水等,从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可以说,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为构建绿色美好家园做出了突

6、出的贡献。四、赣州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措施一是遏制城市无限制硬化趋势。为解决城市面积成倍扩张,城市地表无限制硬化而带来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政府应以2014年城市硬化面积为基准,每年减少城市硬化面积3・5%,国家应将这一指标纳入各流域城市政府的年度考核体系。同时,对农村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地面硬化情况进行管理,维护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二是高度重视水资源战略规划,将水资源及生态环境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支持、鼓励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和监督水生态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确立水生态规划在城乡规划中的基础地位,充分认识和利用水资源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注重开发和保

7、护水资源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培育和引导亲水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建立科学的流域管理行政体制。充分理解一个城市的发展与流域上下游地区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任何城市开发措施都要照顾到本地区和上下游地区人民的合理诉求,积极参与流域地区的环境与发展对话,制定流域治理行动计划及时间表。四是构建完备的水资源法律和政策体系。将立法先行与政策配套相结合,积极开展水生态法律和政策调研工作,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支持构建完备的水资源法律和政策体系,立法机构应借助水利改革的契机,率先构建流域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参考文献】⑴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

8、给水排水,2015(3)・[2]徐振强.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政策沿革与地方实践[J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