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近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近况

ID:46806531

大小:8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8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近况_第1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近况_第2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近况_第3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近况_第4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近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近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近况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近况【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05(2014)14-0155-03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是以慢性或复发性腹痛、腹泻、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主要症状而又缺乏胃肠道结构或生化异常的综合征,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研究认为,IBS是一类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身心疾病[1]。临床上根据其主耍表现形式,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而

2、以腹泻型在临床上多见,约占65%[2]o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大多通过止泻、镇静、抗抑郁、抗焦虑等对症治疗,尚无一种药物可以完全有效地治疗各种类型的IBS[3]o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对于腹泻型IBS的治疗。现就近5年来中医药临床治疗腹泻型IBS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古代虽没有腹泻型IBS病名的记载,但医家对其早有研究,可归属于中医学的“腹痛”、“泄泻”范畴。其发病与“郁证”有一定关系,大多数医家认为肝失条达是本病发病的一个主耍病机。中医理论中肝与情绪恼怒变化关系最为密切,虽然本病的病证以脾胃表现为

3、主,但其本多在肝,肝失疏泄,致使肝木乘脾,导致脾失健运而泄泻。陈一斌[4]认为,脾胃虚弱,复因忧思恼怒,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运化失常,湿从内生,气滞不行,日久化热,传化失常,发生泄泻。高文艳等[5]认为本病初起发病多伤及脾,脾虚经年即可伤及肾阳,使病情缠绵。脾虚久泻则下元失滋,可致命门之火衰惫;肾虚则火不暖土,可导致脾运不健,中阳亏虚,运化失职,从而导致泄泻。也有学者认为,“脾胃为本升降相宜”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二者同居州,为气机升降出入之耍枢,而该病虽为肠道之病,但其本应责之脾胃,脾气虚为该病关键,更

4、应以脾胃为根木[6]。2治疗方法2.1辨证治疗辨证论治是中医的基本治法。舒士敏等[7]将腹泻型IBS分为4型:肝郁气滞型,方选丹梔逍遥散合芍药甘草汤加减;寒湿困脾型,方选五苓散加减;肝郁脾虚型,方选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脾肾阳虚型,方选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味。临床疗效显著。岳妍⑻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提出清心健脾法,清心即佐金、佐金即平肝、平肝即醒脾,用佐金丸化裁,将黄连、吴茱萸由6:1改为3:4再配以痪藜、佩兰、茯苓等。治疗腹泻型IBS30例,总有效率86.7%o张声生等[9]将360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

5、两组,中药组用辨证论治和西药组用匹维澳胺治疗。中药组辨证分为4型:肝郁脾虚证:方用痛泻要方加减;脾虚湿阻证: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脾胃湿热证:方用葛根苓连汤加减;脾肾阳虚证:方用四神丸合理中丸。结果:治疗后屮药组在腹痛程度积分、排便满意度积分、生活干扰积分以及BSS总积分4个方面优于西药组;总体疗效上,中、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和81.3%。单项症状腹痛的评价上中、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和70.3%;治疗后中药组在每天排便的最多次数、10d中排便急迫感的天数和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三方面

6、均优于西药组。2.2专方治疗专方治疗是中医目前治疗木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该方面的文献也最多。符登[10]运用逍遥散加减(柴胡、口芍、党参、白术、枳壳等)治疗腹泻型IBS患者52例,运用普鲁本辛、曲美布汀治疗4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54%和69.7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张晓雪[11]用升阳除湿汤治疗腹泻型IBS患者123例,其屮显效102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37%O李宗莲[12]以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IBS腹泻型患者7

7、8例作为治疗组,对照组以思密达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0%,对照组为3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建华等[13]将90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补脾益肠丸组单纯采用补脾益肠丸治疗,培菲康组单纯采用培菲康治疗,联合组采用补脾益肠丸、培菲康联合用药治疗。治疗2周后三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第2周末,三组腹痛、腹胀、腹泻、排便不尽感4项症状的相应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o联合组治疗后4项主要症状积分均低于补脾益肠丸组和培菲康组(P〈0.05)。补脾益

8、肠丸组4项症状积分和培菲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补脾益肠丸组和培菲康组(P<0.05)o补脾益肠丸组总有效率与培菲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三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袁方[14]报道以乌梅丸加减治疗腹泻型IBS46例,30d为1个疗程,治愈27例,显效15例,无效4例。周玉来等[15]用乌梅丸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