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的特点、传播原因及应对策略

网络谣言的特点、传播原因及应对策略

ID:46800571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网络谣言的特点、传播原因及应对策略_第1页
网络谣言的特点、传播原因及应对策略_第2页
网络谣言的特点、传播原因及应对策略_第3页
网络谣言的特点、传播原因及应对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网络谣言的特点、传播原因及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谣言的特点、传播原因及应对策暁【摘要】网络环境屮的人际关系和交流沟通有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特点,因此网络谣言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木文试图通过分析网络谣言不同于口口相传的谣言的特点,结合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辟谣机制。【关键词】网络谣言;“辟谣”机制随着中国网民人数越来越多,网络交流的工具越来越多样,网络媒介对社会发展也产生较大影响。学界研究层面上,学界对于网络谣言的研究已经形成一些有价值的成果。纵观近几年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网络谣言,可以发现它们或因社会热点事件而起,或引发社会的热点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影响。因此,寻找冇效治理网络谣言的方法迫

2、在眉睫。一、在网络环境下,谣言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学院李道荣教授在接受访谈时提到,人们都有传播欲望,而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会对信息进行简化和加工,很容易造成断章取义,扭曲原本的信息,这样原本正确的信息就会被改造成谣言。但在网络屮,信息在简单的“复制一粘贴”之后就能够得以传播,几乎不会有明显修改和扭曲的痕迹,这就提高了信息的可信度。此时,仅凭信息是否扭曲来判断其真实性显然不再合适。另外,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的经典谣言传播公式表明,谣言的模糊性会促使谣言的传播。但在网络中,一部分谣言力求真实,不仅充满细节描述,还会加入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來强调自己的观点

3、,完全按照新闻报道的格式编写,通过提高可信度来促进传播。这也给网络谣言的分辨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一些网络谣言就是凭借这种方式传播的。最后,网络的匿名性也是网络谣言的促因之一。在网络上,个人的活动似乎没有了面对面交往时的压力和谨慎的心理,一些在平时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或不想展露的部分也没有了压制。不少人认为网络中与现实中的身份具有两重性,他们不必为在网络中的行为承担过多的责任,因此在传播信息时可能不再那么谨慎。二、网络谣言传播的渠道但即便如此,经过访谈我们发现,网民们对网上传播的信息的态度都是谨慎的,对于没有明确信息来源的消息一般都持半信半疑的态度。这一点也得到了调查问卷

4、相关数据的支持,5844%的被调查者对于网上的谣言“…般会怀疑其可信度”。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谣言似乎并没有传播的渠道。但是与我们的认识相反的是,网络谣言,尤其是关涉人们生活和健康的恐慌性谣言的传播依旧泛滥。国外一些谣言研究已印证,在广为流传的谣言中,恐慌的谣言要多于希望或者喜讯的谣言,这是出于人们普遍的回避危机的心理。[1]面对汹涌而至的此类网络谣言,没冇心理准备的网民不会花心思去思考其真实性,而会怀有一种“宁可信其有”的紧张心情。因此,虽然在调查中大约有95%的网民都表示自己不会传播网络谣言,但这是在限于网民知其为谣言的前提下而选择的答案。一旦网络谣言以真实事件

5、为切入点,以“有理有据”的新闻报道方式为格式,以恐惧性诉求方式为告知方式,还不忘“温情提醒”读者将信息转发给自己关心的人,便会越传越真、越传越广。在可信度较低的情况下,恐慌性谣言依然会得到广泛的传播,并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此外,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瞬息万变,不同时间不同领域会产生许多新事物,而对于谣言的定义具有时间性,往往此刻某种言论还是事实,下一刻就可能变成网络谣言。这种情况下传播网络谣言的出发点并非恶意和怀有不良动机,无意间传播或为寻求真相的可能性较大。值得注意的是,调查中冇近50%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虽然不会再网上传播自己看到的无法确认的信息,但是却会与

6、家人、同学、刖友或者同事进行讨论,而参与讨论的人有可能将谣言在自己的亲友群中进一步扩散。这种网上网下的互动也会促使谣言的进一步传播。三、要消除网络谣言必须从莫特点和传播的原因下手首先,由于网络谣言不同于以往模糊性的谣言,而是富有逻辑和条理、务求真实的信息,网民辨别的难度很人,这就需耍发布信息的媒体和管理部门付岀更大的努力把关。调查显示,有6649%受访者在被问及如何应对网络谣言时,选择了“强化媒体的把关责任,及时过滤虚假信息”。门户网站和主要网络媒体都应该对自己平台上发布的信息进行核查,即使无法做到针对所有的信息进行,也应该审查点击量或浏览量达到一定标准的信息。网

7、络媒体还应该配合政府部门及时发布真实准确的信息,避免网民的无端揣测、以讹传讹。其次,针对网民面对恐慌性谣言的“宁可信其有”,有关部门应该抓住大众的心理需求建立一种机制,一旦出现网络谣言,网民能够及时向主管部门进行求证,而主管部门要能迅速做出回答。这样信息公开程度越高,谣言生存的空间越小。同时考虑到网上网下的互动,这种恐慌性谣言可能会在网下扩散,产牛巨大的社会影响。这时,无论相关部门是否在网上做出过解释,都应该召开新闻发布会或是在其他传统媒体上以公告的形式做出回应,及时有效地遏制谣言的进一步传播。最后,网络的匿名性也是网络谣言的推手之一。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调查中仅

8、有不到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