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人设”表意与传播力探析

网络时代“人设”表意与传播力探析

ID:46800467

大小:7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7

网络时代“人设”表意与传播力探析_第1页
网络时代“人设”表意与传播力探析_第2页
网络时代“人设”表意与传播力探析_第3页
网络时代“人设”表意与传播力探析_第4页
网络时代“人设”表意与传播力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时代“人设”表意与传播力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时代“人设”表意与传播力探析摘要网络流行的“人设”现象具体有指示意义编码、组篇意义编码以及人际意义编码等表意类型,这3种“人设”表意的传播力是依次递增的。网络中对“人设"的滥用也带来一些问题,需要各传受主体针对不同的表意类型控制并调整传播力度。关键词网络;人设;传播力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8)222-0084-02“人设”即人物设定,关系到人物的形象,这一词语在网络中悄然流行起来[1]。文章试探析“人设”的不同表意类型与传播力的关系以及暴露出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传播力”这一概念发展到今天有着不同的说法,有“能力说”“力量说”'‘效果说”'‘

2、综合说”等。其中,支持能力说的学者之一是美国的GrahamW订liamson,他认为"传播力是指传播者和受众成功地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能力;为达到高效的传播效果,传播者必须展示出一定程度的传播力。”[2]因此,“编码”和“解码”方式是影响传播力的重要因素。在网络语境下,编码与解码互相影响,'‘人设”符号在互动中体现着不同的传播力。1“人设”的表意类型“人设"有着不同的表意方式,总的来说,人设符号往往是根据其语境进行编码的,依据韩礼德的“情境语境”分类法,“人设”的语境编码形式也可分为以下类别。1.1指不意义编码指示意义编码是相对最简单的表意方式,指"人设”被人物的基本类别如年龄、出

3、生、职业、学历等身份指示符号所标签化。如“90后”“大妈”“小鲜肉”等年龄标签,“凤凰男”“富二代”“河南人”等出生或背景标签,“专家”“临时工”“城管”等身份标签,以及“博士”“大学生”“教授”等反映学问程度的身份信息。指示意义编码有的是直接说明人物身份,有的是运用比喻(如"小鲜肉”"凤凰男”),但其共同点都是很直观,代表一类人,对特定语境的依赖较小。1.2组篇意义编码组篇意义编码是根据人物传播符号的特征来表达“人设”的。如“犀利哥”“包子西施”“励志哥”等。人们对所传播的人物符号产生了兴趣,并用图文中的人物形象或物体来指代其人。这类“人设”比指示意义编码有了更多的辨识度,因此在一

4、些时候能把普通人变为网红。它可以特指一个人,也可以复制编码指不同的人,如''二代励志哥”“中国十大励志哥”,总的来说,这类编码所指示的人群比指示意义编码的指代范围要小得多。组篇意义编码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但只是某种特征的鲜明,所传播的形象也还是单一不立体的。1.3人际意义编码人际意义的"人设”多是针恍卜。只有名人的人际关系符号才能引发受众持续不断地关注,因此“人设”成为很多名人的宣传与营销利器。比如“秀恩爱”“绯闻女友”,甚至是“互撕翻脸”。而最具有“反转”效应的是“人设崩塌”,指以往形成的好形象忽然被某件坏事所摧毁,如吸毒、出轨、代言虚假广告等。人际意义编码是针对个人的“人设”符

5、号,需要受众耗费较多的时间去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受众对编码对象要有一定程度的前期了解,因此相对来说它最有可能体现人的多面性及复杂性。2“人设”表意的网络传播力及其问题以上3种“人设”编码的传播力各不相同,大体上呈现逐级递升的情况。指示意义编码相对另外两种编码来说传播力较弱,但比没有设定"标签”的内容传播力强得多,所以一些网络编辑为了寻求点击率,有时用这种表意方式来设定聚焦点。有时叠加两种指示符号会更引人注意,比如“女大学生”“90后教授”等。这类“人设”往往能吸引某个群体的关注,决定其关注度的因素有跟受众群体的相关度以及"标签”的新奇程度等,其传播优势是不耗费接受的时间精力成本,

6、受众不需要有多少先前信息的积累便能看懂。但指示“标签”的设置泛滥和随意也出现一些弊端,比如被言说对象并不希望被这样的标签所框定,并且这样的表意框定的是一类人,而忽略了个体的不同情况,造成人物形象扁平化。尤其是在网民的解码语境中,一些标签携带了“刻板印象”式的预设意义,“河南人”涉及到地域歧视,“凤凰男”背后携带着一系列的性格特征,这种标签就容易造成偏见与思维定势,出现多了还容易引起受众的反感。组篇意义编码的传播潜力一般来说较前一种更强,它能引起更有识别性的关注,而且其潜在的受众人群更广。这种编码是不同主体综合作用的结果,有时是网民通过传播符号进行的解码式编码,有时也被网络推手利用来炒

7、作网红。然而这种放大某种人物特质的符号,虽然有着各种表现形式,最终都是设定来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如审美、审丑、偷窥等。“网红”虽然源于草根,却离大众生活较远,最后衍变成一种“眼球”经济。网红多是在图像时代产生,对人的识别常表现为肉眼可见的浅表化特征,因此多数成为“一种喧嚣的泡沫”,除了少数网红借助高辨识度的形象符号转变为名人外,大量网红却没有持续的新鲜信息供人消遣而销声匿迹。而网络推手团队的作用使得组篇意义“人设”符号携带更多的目的性和刻意性,形成虚假的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