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对职教德育的指导

积极心理学对职教德育的指导

ID:46790062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积极心理学对职教德育的指导_第1页
积极心理学对职教德育的指导_第2页
积极心理学对职教德育的指导_第3页
积极心理学对职教德育的指导_第4页
资源描述:

《积极心理学对职教德育的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积极心理学对职教德育的指导【摘要】对中职生的徳育教育,怎样才能获得有效的教育效果呢?积极心理学的深入研究,为我们职业教育的工作者奠定了理论基础,让我们在教育学生的工作中有理可据,为中职生的德育教育提供了一个指导性的方向。【关键词】职教德育积极心理学心理力量积极人格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8-0182-01一帮助学生创设积极的心理环境,培养积极的心理力量积极心理学认为,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股抗争的力量,一股是消极的,

2、另一股是积极的。它们谁都可以战胜对方,关键是看自身到底是在给哪股力量不断注入能量,在给哪股力量创造适宜的生存心理环境。鼓励学生和为学生创设积极的心理环境是让其增长积极的心理力量的冇效方法。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毕竟人无完人,更何况是职教的学生。但问题具有两面性,学生往往会对问题作出片面、不尽合理、消极的理解。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寻找问题背后乐观的一面,启发他们积极理解问题,从而发现问题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改变他们认识问题的角度,使之重新找到自信和进步的动力。在学生的德育工作中,首要的

3、是要让他们懂得要以感恩的心态对待生活屮的人和事;懂得宽容、感激;心态乐观,无畏困难,对未来要有希望。通过调查发现,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缺乏这些感悟,因此对学生正能量的引导和激发,有助于我们职教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二提供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培养其积极的人格积极人格主要指个体由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所组成的那部分人格结构。一•般主要包括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等美德和一些积极的品质,如乐观、自信、真诚等。心理学认为,尽管先天的心理因素不可缺少,但人格的形成主要还是依赖于后天的社会生活体验。成功的体

4、验给人带來自信,带来做事的力量。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很多孩子都是在家长、老师的批评声中,在同学不屑一顾的眼光下成长起来的。因为他们很少获得成功,很少获得大家的认可,所以他们很想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他人认可、羡慕的眼光。作为教育者,寻找机会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并不会事必躬亲,而是将任务分配给有这方面能力的,或想为班级做事的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做,仅在必要的时候加以指点,这样,学生不仅有了能为班级做事、做贡献的机会,还有了把事做好的信心。另外,教

5、师既在管理工作中解放自己,也达到了学生口主管理的目的。作为任课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若适时、合理地进行分层,向不同层次学业水平的学生提适合他们的问题,向他们布置自己有能力解决的问题,这対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大有裨益。三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增强其积极的情感体验职校学生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是人们不被看好的一个群体,他们最需要别人的关心、重视和爱护。因此,对于教育者来说,耍教育难教育的学生,打开教育教学的大门,首先要打开职校学生心灵的大门,走近他们。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包

6、容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习惯了别人的不屑一顾,习惯了别人的批评,因此他们本能地对家长和对经常批评他们的老师产牛排斥和远离的心态,这正是我们教育者难教育的原因。因此在学生发生了问题,或老师觉察到他们身上存在一些问题,欲对其进行教育时,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对其问题和缺点揪住不放,进行所谓的“为你好”的教育时,就会让学生感到抵触和反感,根本起不到教育的效果。但如果此时教师罗列岀学生积极的一面,以及平时在学习、生活中的优点,然后再提出问题所在及要改正的缺点,学生就容易接受。这一点对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师来说,感触

7、颇深。如果教师对学生是持着这种教育方式,那么对这些学生来说,无疑是教给了他们一种与人相处的方法。与人相处,在看到别人缺点的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优点,要用积极的方法,别人能接受的方式,指出对方的问题所在,这对我们的学牛是终身受益的。四结束语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尤其是德育,所以我们职教老师在进行德育管理时,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理念來开展工作,直接关系到工作能否做到位,能否顺利进行,而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念,确实有助于我们的教育。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坚持用这种积极的方式理念來处理问题,我相信,

8、学生的德育工作肯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参考文献[1]任俊•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2]沈之菲•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学生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2009(20)[3]张志勇•追求和谐幸福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2.2.27(责任编辑:范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