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外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肠道外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ID:46786835

大小:6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肠道外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_第1页
肠道外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_第2页
肠道外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肠道外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肠道外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肠道外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354-01【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临床分布;耐药分析气单胞菌主要存在于水生系统,近年来引起的人类感染日渐增多。而其屮以嗜水气单胞最为多见。气单胞菌可产生肠毒素,常引起肠内感染,出现腹泻和水样便。肠外感染较少见,可引起伤口感染、菌血症、呼吸道感染等El]o近两年肠道外分离出的嗜水气单胞菌逐渐增多,为了解其分布和耐药情况,将我院2009

2、年1月至2010年12月肠道外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粪便除外)。1.2方法将标本接种于血平板与麦康凯平板,35°C培养18〜24小时获得单个菌落后,用MicroScanAuto-4细菌自动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1.3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O1.4采用WH0NET5.4软件对培养出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耐药率统计与分析。2结果2.1嗜水气单胞

3、菌的临床分布与标本来源统计:从肠道外标本中共分离出14株嗜水气单胞菌,其中骨科8株(占57.2%),普外科2株(占14.3%),消化科2株(占14.3%),神经外科和内分泌科各1株(各占7.1%)。而标本来源主要为伤口分泌物9株(占64.4%),血液2株(占14.3%),尿液、胆汁、积液各1株(各占7.1%),详见表1。3讨论本次总结分析的嗜水气单胞菌均来源于肠道外标本,且64.4%來自于伤口分泌物,这表明伤口感染中嗜水气单胞菌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与文献报道[2,3]的皮肤和软组织是继胃肠道后第二个最常分

4、离到气单胞菌的体位相一致。另有两株来自于消化科肝硬化患者的血液中,均提示肝病患者对气单胞菌的易感性强。据报道气单胞菌已占肝病感染菌中革兰阴性细菌的第三位,占总分离率的6.91%,而且直接影响感染者的预后[4,5]。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大多数见于每年较热的儿个月,病死率为30%〜70%。而在药敏结果中显示嗜水气单胞菌对氨节西林为完全耐药,头鞄呼I林耐药率也极高,这可能与气单胞菌属产牛B-内酰胺酶有关。此外氨节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为71.4%;三代头鞄和四代头抱的耐药率均〈20%;氨基糖甘类和氟唾诺酮类的敏感率

5、平均在80%以上;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也>70%;但值得注意的是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达35.7%o而该菌对哌拉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机制可能与细菌耐药基因突变,产生TEM型内酰胺酶、质粒转移、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等多种因素有关[6,7]。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jiff可能与细菌产生金属内酰胺酶水解失活,外膜蛋口D2缺失,细菌主要外运,结合位点丢失以及产生碳青霉烯酶等多种因素有关[8]。因此,临床也应根据药敏结果适当调整用药,合理使用抗半素,以免诱导多重耐药菌株的大量出现。最主要的是肠道外来源分离出的嗜水气单胞菌的临

6、床意义十分明显,临床应了以高度重视,特别是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O参考文献[1]陈东科,孙长贵•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94.[2]Janda,J.M.,andP.S.Duffey.1988・Mesophilicaeromonadsinhumandisease:currenttaxonomy,laboratoryidentification,andinfectiousdiseasespectrum.Rev.Infect.Dis.10:980-997.[1]Tanda

7、,J.m.,andS.L.Abbott.1996Humanpathogens,P.151-173・InB.Austin,M・Altwegg,P.J.Gosling,andS.JosePhled.TheGenusAeromonas.JohnWileyandSonsLtd・,Chichester,England・[2]曲芬,鲍春梅,郭桐生,等•气单胞菌不同种的流行及耐药率[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4,10(5):302-305.[3]曲芬,崔恩博,夏光明,等•肝硬化气单胞菌败血症50例临床特征及转归[

8、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12):840-842.[4]曲芬,崔恩博,鲍春梅,等.气单胞菌的耐药基因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3):249-252.[5]张吉红,陆承平.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被膜对其耐药性影响.微生物学报,2003,8(4):498-501.[6]RossoliniGM,WalshT,AmicosanteG.TheAeromonasmetallo-beta-lactamases:gene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