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85909
大小:8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7
《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探究摘要: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产业集群培育在理论与实践上虽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面临特色产业集群定位不准、规模不大、“聚”而不“群”、创新不足、环境不优等问题。因此,打造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特色产业集群,应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明确产业集群发展定位;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强化集群分工协作,撑大特色产业集群体量;提升自主❷❷新能力,增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优化特色产业集群环境。关键词:渝东北;沿江经济带;产业集群中图分类号:F061.
2、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3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是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地理单元,相对其他地区而言,具有显著的自身特点。加强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建设,不仅事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精准脱贫,也事关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本文的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范围限定在长江流域从垫江县到巫山县,南北宽度100千米〜200千米的范围。一、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基础(一)亚当•斯密
3、和马克思的分工协作理论是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基石亚当•斯密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分工理论,该理论的重大贡献在于特别强调分工的作用。斯密认为,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力、增进国民财富的主要途径。他在《国富论》中分析到:劳动生产率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马克思认为生产组织方式的选择必须满足降低个别价值与实现资本增值。马克思认为,建立在分工协作基础上的企业生产,可以产生比分散生产更大的效率。当前,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依据亚当•斯密和马克思
4、的分工协作理论,强力推进"万开云"板块一体化协同发展、垫江一梁平一丰都一忠县板块一体化协同发展、奉节一巫山一巫溪板块一体化协同发展三大战略,着力打造特色工业、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等产业集群。因此,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分工协作理论是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基石。(二)马歇尔的规模经济理论是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支撑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两个重要概念。马歇尔所指的外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间分工而导致的效率提高。马歇尔发现了外
5、部规模经济与企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致。目前,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根据马歇尔的外部规模经济理论,着力打造万(州)开(州)云(阳)特色产业板块、垫江一梁平一丰都一忠县农产品特色经济板块、奉节一巫山一巫溪特色旅游经济板块。因此,马歇尔的外部规模经济理论是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块状经济发展的源泉,是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支撑。(三)产业区位理论是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支持德国经济学家韦伯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一书,创立了工业区位论。韦伯认为,任何一
6、个理想的工业区位,都应选择在生产和运输成本最小点上。他从产业集聚带来的成本节约的角度讨论了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因。他认为费用最小的区位是最好的区位,而聚集能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根据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作为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三大板块之一的“万开云”板块,充分利用所处的经济、地理、生态区位优势,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特色化工、能源建材、照明电气、纺织服装、现代医药、农副产品加工、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集群。因此,产业区位理论为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四)
7、增长极理论是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指导增长极理论与产业集群的形成紧密相关。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1950年首次提出。他在分析经济在空间上的非均衡增长时,引入了“推动性单位”及“增长极”的概念。所谓“推动性单位”就是一种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单位,当它增长或创新时,能诱导其它经济单位增长。而所谓增长极是集中了推动性单位的特定区域。佩鲁认为推动性单位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新兴的、技术水平较高的、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二是具有广泛市场需求直至国际市场需求的产业;三是对其他产业有较强的带动作用的产业。增长极同时
8、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根据增长极理论,“万开云”板块正抱团打造区域增长极,重点打造特色制造业、长江黄金旅游带精品景区腹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全链化”特色效益农业四大产业集群。因此,增长极理论为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二、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一)特色产业集群定位不准“十二五”期间,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各工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