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宁教授治疗痰湿质患儿外感咳嗽经验

王力宁教授治疗痰湿质患儿外感咳嗽经验

ID:46782370

大小:6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王力宁教授治疗痰湿质患儿外感咳嗽经验_第1页
王力宁教授治疗痰湿质患儿外感咳嗽经验_第2页
王力宁教授治疗痰湿质患儿外感咳嗽经验_第3页
资源描述:

《王力宁教授治疗痰湿质患儿外感咳嗽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王力宁教授治疗痰湿质患儿外感咳嗽经验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王力宁教授治疗痰湿质患儿外感咳嗽经验(作者:单位:邮编:)【摘要】介绍王力宁教授应用麻杏二陈汤治疗痰湿体质患儿外感咳嗽的经验,并附案例以资验证。【关键词】痰湿质外感咳嗽王力宁王力宁教授是广西著名中医儿科名家,从医30余载,治学严谨,用药审慎,组方严谨,巫视辨别小儿体质,善用辨证理论指导儿科临证,在防治儿科肺系疾病方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小儿咳嗽的辨治独具匠心。笔者有幸随师临诊,获益匪浅,现将王教授运用麻杏二陈汤(炙麻黄、杏仁、细辛、陈皮、茯苓

2、、法半夏、個蚕、射干、莱酿子、甘草)加减辨治痰湿质小儿外感咳嗽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1治疗特点1.1首崇体质,因质论治王教授认为临床用药不仅要辨证论治,述需要辨质论治。体质因索在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着疾病的发生与变化,往往影响着疾病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的症状和证型,同时重视依据小儿体质辨治疾病也是中医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故诊治儿科外感疾病,既要重视不同致病因索对机体的影响,乂要重视患儿的体质特征,按辨证论治的原则予以补偏救弊。痰湿质患儿外感咳嗽以夜间或清晨发作性阵咳为主耍表现,临床特征常表现为形体

3、虚胖,人便易涉,舌体胖、苔腻,常易发湿疹、哮喘、水肿、泄泻等疾病。且既往多有婴儿湿疹或家族屮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索体痰湿内盛体质因索。王教授认为此类体质患儿咳嗽多因正虚痰伏,若饮食生冷、外感寒热Z邪触遇诱因,则引动伏痰,以致痰升气逆而咳嗽连绵不已。1.2顺应肺性,宣畅气机王教授认为外感咳嗽的病机多为肺气不淸,失于宣肃。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H:“肺苦气上逆。《”医学三字经•咳嗽》亦言:“肺为脏腑Z华盖,呼Z则虚,吸Z则满,只受得木脏之正气,受不得外來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外感咳嗽,不论风寒、风热、风燥侵袭,皆

4、因邪束肺卫,肺失宣降,气机不利,呼吸不畅而咳嗽,以肺失宣降为主要病机。肺的宣发和肃降在生理上相互制约,病理上相互影响。基于上述特点,王教授在咳嗽的治疗中,非常重视顺应肺脏的生理特点,调理帅的宣发肃降功能,使宣降相凶,气机调畅,则咳嗽口止。本方中王教授以炙麻黄、杏仁宣降肺气,一宣一降,以适丿'划市气的开合,杏仁还可防炙麻黄引动伏痰之弊,且炙麻黄宜重在止咳平喘且发汗作用和缓,可防发汗太过,甚合小儿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1.3谨守根本,注重化痰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痰湿质患儿存在正虚痰伏的特点,此种体质的患儿一旦感

5、邪,引动伏痰,则咳嗽连绵不已,究其原因,实在于“痰伏”二字。因此在临证论治上,王教授重视从痰论治,围绕治痰惯用“从气论治”“从脾论治”二法。1.3.1从气论治王教授认为小儿咳嗽多为痰作祟,而治咳莫若治痰,痰扰则肺气上逆,气不降则痰不下,痰不下则咳不止。除痰当顾脾胃,调畅中焦气机。脾肺为母子Z脏,若中焦枢纽壅滞则不利于气的周身遍流,同样不利于师气宣畅,故治咳必须注重脾胃的调畅。《内经》把咳嗽的病机高度概括为“此皆聚于胃关于肺”。若脾胃受损,水津失运,停聚于胃则为痰为饮,上逆于肺而发咳嗽。陈修园于《医学三字经》中亦云:“盖胃

6、中水谷Z气不能如雾上蒸于肺而输诸藏,只是留积于胃中,随热气而化为痰,随寒气而化为饮。胃中既为痰饮所滞,输肺Z气亦必不清而为诸咳Z患矣。”王教授临床善用莱腋了、瓜萎仁、陈皮等理气消痰Z品。莱酿子消食和胃、降气化痰;瓜篓仁化痰散结、理气通腑;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三药合用,散降相因,既可化痰,乂防引动伏痰,还可给痰邪以出路,使体内壅滞Z痰饮由前后二阴分消走泻,痰化饮去则咳自止,此三药合用,则理脾、祛痰、降气皆可概全,其是妙用。正如《力氏家传幼科指南心法•咳嗽》屮云:“大凡咳嗽治法必须清化痰涎,化痰顺气为最先,气顺则痰行咳减

7、。”庞安常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Z津液亦随气而顺矣。”1.3.2从脾论治王教授认为此类体质患儿咳嗽连绵多因伏痰内蕴,“痰”作为重要病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理因索常存在于本病中,有时虽无明显的“痰证”表现,但无形Z痰阻滞肺络也是导致咳嗽长期不愈的主要机理。痰为阴邪,其性缠绵,凶此治痰甚为重要。王教授认为该体质患儿痰湿内盛,多存在脾肺功能失调因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湿阻滞,津液不行,如遇外邪引动伏痰犯肺,致咳嗽痰多。因此治此类咳嗽需先治脾,脾健则痰无山牛。正如“治嗽而不化痰,虽可稍

8、缓一时,而痰留肺窍,痰鸣不息则久咳难已”。方中法半夏燥湿化痰,乂能降逆和胃;陈皮既助半夏化痰,乂可理气,使气顺痰消。痰由湿心,湿自脾来,加茯苓,渗利水湿,祛湿则可祛痰,又兼益气,运化水湿之力更其。处方精良,功效显著。1.4处方轻灵,随证加减痰湿质患儿外感咳嗽有其共同体质特征,但邪有多种,故仍需辨证论治,随证加减。兼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