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探究性教学的误区及培养主动探究能力的策略

生物探究性教学的误区及培养主动探究能力的策略

ID:46781617

大小:7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7

生物探究性教学的误区及培养主动探究能力的策略_第1页
生物探究性教学的误区及培养主动探究能力的策略_第2页
生物探究性教学的误区及培养主动探究能力的策略_第3页
生物探究性教学的误区及培养主动探究能力的策略_第4页
生物探究性教学的误区及培养主动探究能力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探究性教学的误区及培养主动探究能力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物探究性教学的误区及培养主动探究能力的策略江苏省丹阳市吕城高级中学贡容海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推行探究性学习方式,就是要促使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的传统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探究体验过程中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尤其是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标准》的三大理念之一,其目的是力图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

2、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新教材的普遍使用,探究性教学的理念已被绝大多数教师接受并使用,但有些教师在对探究性教学的认识和使用上却不尽人意。近年来,笔者参加一些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组织的探究性课堂教学教研活动,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产生了一些误区,将生物探究性教学常见的误区总结如下。误区1、有名无实一一过于追求探究形式,淡化探究的实效有些教师在上公开课、研讨课时,无论对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只要是引领学生获取生物学知识时,都生搬硬套探究性教学的模式。他们错误地认为,只有用探究性教学才能

3、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其实这是对新课程理念的错误理解,也是对学生接受式学习的全面否定。新课程的实施建议指出:探究性教学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教学目标。教育学家奥苏贝尔指出,接受学习也可以是有意义学习,学生在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中经过思考,就能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在这种接受式学习过程中,同样能够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教学要采用多种方式和策略,教师只用一种探究法进行生物学教学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因为探究性教

4、学在对一些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花费较长的时间,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教师只用一种方法教学,学生也容易乏味,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前些日子笔者听了几节教研活动课,其中有位教师上了一节“激素调节”。教材中对“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的内容要求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即通过阅读指导1和指导2,然后对照表12—1来讨论:为什么添加甲状腺激素的蝌蚪先发育成青蛙?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应该很容易地讨论出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而授课教师在进行本部分内容教学时,采用了探究性教学,先要求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5、然后要求每个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设计实验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即要求学生按照书本上的指导1和指导2的方案进行设计。这样的探究教学纯粹是流于形式,学生无法达到探究性学习的效果。不可否认,探究性教学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因为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并不是对立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谈话法、讲述法、讨论法等。例如对“我们周围的生物”、“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遗传和优生优育”、“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等这些含有较多理论性、科普性的

6、内容,教师适合采用谈话法、讲述法进行教学。事实上,无论是探究性教学法还是传统的教学法,都能使学生获取知识,只是探究性教学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传统教学法则是指向知识的结论。学习生物学知识应是探究与接受并存的,随着学生学习的持续和对知识的深入,教师可适当提高探究教学的比例。总之,面对当前科学探究的过“热”现象,广大一线的教师应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和领会科学探究的实质和精神’避免陷入什么内容都进行“科学探究”的误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真正的科学探究,应该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教师

7、要理智选择,不该用时就不用,恰到好处才是关键。误区2、虎头蛇尾一一过分注重探究过程,忽视探究的结果在实施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对一些教育专家的名言警句断章取义地理解,如布鲁纳的“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为此,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探究性教学是只重视过程而不需要结果的,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向一个极端偏移。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条件”思想指出,作为结果的知识是任何学习的必备条件之一,没有知识作为基础或不获得知识的学习是不成立的;即使是幼儿、小学阶段的学习,也是因日常生活积累的许多朴素知识,才使新的学习和探究

8、成为可能。《生物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获得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是以前面获得的知识为基础。事实上,真正的科学探究不可能只重过程而不重结果,而是两者紧密结合的。对“科学的本质是探究”的理解应是要求人们以动态的观点看待科学研究的成果,而不是说科学探究可以脱离知识基础去建造“空中楼阁”。可见,科学探究需要一定的如识作为墓础,某种理论作为指导,而学生也只有在研究结论的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