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80178
大小:300.7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AHP-模糊综合评价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09年第10期ScienceandTec科hn技olo管gy理M研an究agementResearch2009No.10文章编号:1000—7695(2009)lO一0446—04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AHP一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周强,康鑫,米艳玲(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要:通过分析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从管理、激励、控制、结构及考核评价五个维度构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和AHP一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实际,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为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测度提供科学的方法。关键词:高等学校;创新人才;AHP;评价指标
2、体系中图分类号:C962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模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具体如下式,已经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的广泛重表1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视。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或正在成为新的教学发展目标。与此同时,理论界也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以寻求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化和科学化提供更加切合实际的理论指导。那么如何保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各校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对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是一个综合的、多因素的复杂问题,大多数因素都是定性的描述。建立客观的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使定性问题定
3、量化,对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本文在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对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以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有效的指标体系,以此来评价和估算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指标体系本身所具有的质量,以便由此衡量各个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不断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普遍化的进程。1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国家教育事业的开展,其目的归根结底充分发掘解放人的个性,使其达到从“必然王国”到“自然王国”的飞跃,显然被种种陈规束缚缺乏思考创新的人不能说人性得到全面的解放和发展,因
4、此只有在教育的环节中充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实现人性的最终发展,才能促进学生自身养成良好的思维动手能力和良好的创新品格,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首要目标就在于此。其次伴随世界格局的重新划分和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日益加深,世界各国之间对创新人才的竞争日益加剧。因此,如何提升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培养能够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队伍,已成为各个国家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摇篮的高等学校,更应根据这一情况形成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能够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队伍。2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评价AHP一模糊综合评价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环节受到高等学校师生管理、应用内部控制、文化底蕴
5、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只有各个子系统相互协调,构成有序、耦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实现2.1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数基本原理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人才培养。根据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可2.1.1建立层次分析结构图。采用层次分析法,首先应根据操作性、可比性原则借鉴了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经验从管理影响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主要因素建立层次结构图。体系、激励体系、协作体系、结构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5个在建立此结构时,关键要分清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哪些因素方面构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指标体系。具体包括5个二是上一级的,它又有哪些从属因素。弄清这些复杂的关系,收稿日期:2000一O0一O0,修回日期:
6、2000一O0一O0周强等: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AHP一模糊综合评价研究447是建立正确层次结果图的关键。表3判断矩阵的建构2.1.2构建判断矩阵。建立层次分析图后,根据上下层次的隶属关系,构建判断矩阵。即以上一层次某因素为准则,它对下一层次诸因素有支配关系,通过两两比较下一层次的相对重要性,并赋予一定的分值,一般采用Satty教授提出的标度法,见表2。表2判断矩阵的比较标度完全一致性条件:按照各因素重要程度对比的内在规律,判断矩阵应该存在以下三个条件,可称为完全一致性:①对角线元素为1,b=1,==1,2,3,⋯,n;②右上角和左下角对应元素互为倒数~b=1/b③元素优先次序的传递关系
7、,即b=bik/b然而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上的多样性以及主观上的片面性及不稳定性,要达到完全一致性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需要对元素进行两两对比,修正赋值,尽可能的符合2.2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模糊层次综合评价上面的3个条件。2.2.1建立递阶层次模型。这是层次分析法的关键步骤,根2)确定层次权重据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所属类型,将其划分成不同层次,①用方根计算的分量W就形成了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性评价系统的递阶层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