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

浅谈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

ID:46778499

大小:7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_第1页
浅谈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_第2页
浅谈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_第3页
浅谈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_第4页
浅谈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摘要:以往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多专注于结合文体特色研究隐喻在不同类型语篇中的作用与功能,抑或专注于概念隐喻与人际隐喻的研究,而忽视语篇隐喻及隐喻的语篇功能本身。现从语篇衔接手段及语篇连贯着手,立足于语义整体,以中国现当代小说经典片段为例,从语篇功能本身出发对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进行研究,试图为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关键词:语篇隐喻;语篇功能;衔接;连贯;语义中图分类号:10-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107-02引言纵观隐喻研究历史,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隐喻仅作为一

2、种修辞手段而被人们关注。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批西方学者逐渐认识到,仅从传统修辞学的角度來研究隐喻是极其狭隘的。随后,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出版了书籍《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WeLiveBy),改变了人们对隐喻的看法。他们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从认知语言学的如度开始了对隐喻的研究,研究了隐喻与思维和生活的关系。同时,Lakoff和Johnson早在1980年便已经探讨了隐喻在语篇中的连贯功能。国内对隐喻的研究也多专注于词汇和句子层面,最初涉及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仅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3、研究发现近年来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1)依然专注于研究隐喻在不同类型语篇中的作用与功能,如政治、经济、科技、新闻语篇等,多将隐喻的功能与不同语篇的文体特色结合讨论,如隐喻在政治语篇中多起到游说民众、唤起普通民众情感共鸣的作用;2)多将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法隐喻与语篇分析结合讨论,且多讨论语篇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及人际语法隐喻;3)针对概念语法隐喻中名词化隐喻语篇功能的讨论尤其之多,且多单从名词化隐喻语篇衔接功能的角度进行研究。对于语篇隐喻这一概念,《外语教育》于2001年刊登的“语篇隐喻及其在新闻报道英语中的具体体现”一文中有明确提及。作者认为韩礼德的语法隐喻模

4、式虽“未提到语篇隐喻这一名称”,却“以另一种形式表述出了语篇隐喻的含义”,并提出了自己対语篇隐喻的定义一一“语篇隐喻是指从语篇的谋篇和逻辑联系出发,主要借助名词化等语篇衔接手段,使语篇前后,语篇与整个语境相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语义整体的隐喻形式”(汪文娟,2001)o基于上述定义,与之前众多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不同:1)本文将立足于语篇隐喻,进一步从语篇的角度出发来研究隐喻;2)本文认为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屮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不可简单地将二者割裂开来,因此将把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结合起来进行研究;3)木文将基于语篇隐喻的语篇功能本身,从语篇分析

5、的衔接手段和语篇连贯着手以中国现当代小说经典片段为例进行分析研究。一、语篇隐喻在语篇组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在语篇分析理论的发展过程中,Halliday和Hasan提出了衔接与连贯理论,并认为衔接是一种语义上的联系,是建立语篇连贯的一种重要的语法和词汇手段,分别由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手段来体现。汪文娟指出,语篇隐喻的重点在于“语篇的谋篇和逻辑联系”,讨论的正是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又指出语篇隐喻的重点在于“完整的语义整体”,也正是从语篇衔接手段着手,重视语篇衔接的语义整体性和语篇连贯的语义整体性。从这一点来看,汪文娟关于语篇隐喻的定义能很好地和衔接与连贯

6、理论结合起来,并冇助于推进语篇隐喻在语篇屮的衔接与连贯功能的研究。本文在讨论衔接手段时,将充分结合语篇隐喻的概念,必要时将五类衔接手段均放入“语义整体”的大框架下进行考虑。同时本文认为语篇连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义连贯,鉴于语篇隐喻涉及的衔接手段的讨论将立足于“语义整体”,二者在研究“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中更是不可分割。例1:(1)方鸿渐受到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2)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3)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來。(4)自己没冇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

7、钱钟书《围城》)(1)中钱钟书首次提到了“文凭”一词;(2)中钱钟书用“这一张文凭”实现了与(1)中“文凭”的“照应”,并提出了语篇的中心隐喻“文凭是树叶”;(3)中钱钟书乂借助衔接手段中的“替代”,用“小小一方纸”替代了前文中的“文凭”。钱钟书指出这“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这正好与(2)屮提到的“功用”形成连贯。“文凭”的这一功用,似乎同(2)中提到的“那片树叶”的功用有相似之处,“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是用来“遮羞包丑”的,“文凭”和“树叶”都有着“掩盖”的功用。(3)中关于“功用”的隐喻,英建立是基于中心隐喻“文凭是树叶”

8、屮的“文凭”和“树叶”两个成分的,换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