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不同方法疗效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甲氨蝶吟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不同方法疗效比较【关键词】,甲氨蝶吟[关键词]甲氨蝶吟;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摘要]目的:探讨甲氨喋岭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案。方法:将38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甲氨蝶吟单次肌内注射,B组采用甲氨蝶吟多次肌内注射并配合四氢叶酸钙解毒,观察两组成功率,HCG转阴时间及药物的副作用。结果:两组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O.05)o血HCG转阴时间,B组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o药物副反应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o
2、结论:两种方法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率相近,但单次注射法药物副作用明显低于多次注射法,所以单次注射法优于多次注射法。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大多数的异位妊娠可以在未破裂时得到早期诊断,这就为保守治疗创造了条件。本文对比观察了甲氨蝶吟单次肌内注射与多次肌内注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和副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将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38例,随机分成A组20例,B组18例,每例均经血HCG检查,结合B超检查或者阴道后穹窿穿刺确诊。所有病人一般情况良
3、好,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腹腔内出血;B超测定一侧附件包块直径<;3.5cirT5cm,少量或无盆腔积液征;血HCG<;2000IU/L,肝肾功能正常,无血液系统疾病。两组平均年龄、孕次、产次、平均停经天数、治疗前盆腔包块直径及血HCG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o相对禁忌证为:B超提示异位任娠囊有胎心博动;血ITCG>4000IU/L~6000IU/LO1.2治疗方法A组:甲氨蝶吟单次注射法1mg/(m2・;d)单次肌内注射即为一疗程。B组:甲氨蝶吟多次注射法甲氨蝶吟8d
4、治疗方案:即第1、3、5、7天甲氨蝶吟1mg/kg肌内注射,第2、4、6、8天四氢叶酸钙0.1mg/kg肌肉注射,此为一疗程。若疗程结束后7d查血IICG水平下降小于15%可重复一疗程。1.3临床观察密切注意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及腹痛、阴道出血情况,注意药物副作应。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并大便通畅。用药后每间隔3d复查血HCG,直到降至正常范围,每周复查B超一次,每隔3d复查血常规,每疗程前后复查肝肾功能。1.4疗效评价符合以下标准者为治愈:血HCG转阴;盆腔包块缩小或消失;腹痛和阴道出血症状消失。
5、2结果2.1治疗成功率A组20例治愈率85.0%(17/20);B组18例治愈率94.4%(17/18);两组治愈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o治疗后血HCG转为正常平均时间为A组(20.42土7.36)d,B组(16.11±7.02)d,B组血HCG转阴平均时间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o1.2药物副作应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如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等。A组发生率是30%(6/20);B组发生率是50%(9/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6、o3讨论异位妊娠指受精卵着床于正常子宫体腔以外的任何部位。异位妊娠一旦破裂,常引起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作为一种常见妇科急腹症,一直受到临床医师的普遍重视。近年来,由于阴道超声检查、血HCG水平测定的广泛应用,80%的异位妊娠可以在未破裂时得到早期诊断,医生和患者都希望通过损伤最小的措施达到治愈的目的。1982年Tanaka[1]用甲氨蝶吟治疗输卵管间质妊娠取得成功。目前应用甲氨蝶吟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已得到广泛的认可。甲氨蝶吟是一种叶酸拮抗剂,抑制喋吟和解磷喘的合成,最终抑制滋养叶DNA的合成、
7、细胞复制和细胞生长,导致其死亡。本文两组资料显示,应用甲氨蝶吟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两种方法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O.05),药物副作应单次注射法明显低于多次注射法,差异有显著性(P<;0.05)o结论是单次肌内注射是一种有行之有效且药物副反应小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2]甲氨蝶吟药物效应:反应性HCG升高:用药后1d~3d半数患者HCG升高,4d~7d下降。反应性腹痛:用药后1周左右,约半数患者出现一过性腹痛,多于4h~12h内自行缓解,可能系输卵管妊娠流产所致,应仔细鉴别,不
8、要误认为是治疗失败,行手术干预。附件包块增大:占56%O异位妊娠破裂:多见于有过足月产患者,与血HCG水平无明显关系,应及时发现,及时手术。参考文献:[1]TanakaT,HayashiH,KutsuzawaT,etal・Treatmentofinterstitialectopicpregnancywithmethotrexater:reportofasuccessfulcase[J]・FertilSteril,1982,37(6):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