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刑事案件证据的审查与判断

浅谈刑事案件证据的审查与判断

ID:46756098

大小:6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刑事案件证据的审查与判断_第1页
浅谈刑事案件证据的审查与判断_第2页
浅谈刑事案件证据的审查与判断_第3页
浅谈刑事案件证据的审查与判断_第4页
浅谈刑事案件证据的审查与判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刑事案件证据的审查与判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刑事案件证据的审查与判断全省公诉培训班有感一一邱有全2014年10月,省检察院组织全省公诉部门部分人员参加了业务培训,本人有幸参与,聆听了省院公诉部门、省高院刑庭、法学院校教授等刑法业务专家的讲解,在几天的培训中收获不小,尤其是省高院赔偿办闵星老师通过生动案例的讲解关于刑事案件证据的审查与判断让我获益良多、感受良多。结合学习感受与匚作实际,本人也粗浅谈谈刑事案件证据的审查与判断。闵星老师在课堂开始就告诉我们,在法庭上,没有事实,只有证据。由此可见,证据是司法审判的基础。刑事案件的审判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庭审对证据进行质证、认证,从而审查、判断、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在准确认定案件事实

2、的基础上正确适用法律的过程。每一个公诉人必须牢牢确立新的证据理念,实现定案思维方法与工作方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解决非法证据带来的错案风险。如何在刑事诉讼中树立正确的证据理念以及如何审查认定与判断证据,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儿方面着手进行。首先对在案证据材料进行形式上的审查一是审查收集证据的主体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我国刑诉法第43规定,收集证据的主体是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这些人员参与办理刑事案件,首先应符合刑事诉讼法第28、29、31条关于回避的规定。其次,审查主体资格,除审判、检察、侦查人员之外的人,均不能作为取证主体,他们所取的材料,必须经过具有取证资格的人核实,才能作为证据。关于

3、收集证据的法定人员,除了上述的司法人员外,辩护律师经人民法院或人民检查院许可,并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第三,取证主体符合法定人数,一般来说不少于二人。如果检查、搜查妇女的身体,还应由女匚作人员或医生进行。另外,刑事诉讼法规定为解决专门性问题,需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勘验、检查、鉴定,这里人数未进一步明确,但《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1十八条,鉴定结论屮二名以上具有鉴定资格的鉴定人鉴名或者盖章;刑事诉讼医学鉴定办法也规定,省政府指定医院鉴定必须有3人以上进行。笔者认为,只要有人数规定的,应严格按规定审查。二是审查证据是否符合法

4、律要求。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第1款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有下列七种:(1)物证、书证;(2)证人证言;(3)被害人陈述;(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5)鉴定结论;(6)勘验、检查笔录;(7)视听资料”。刑事诉讼中作为定案事件的依据,必须符合我国刑事诉讼规定的七种证据类型,现行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的证据种类,不能在刑事诉讼中公开使用,只有通过合法的程序,具有严格的法定形式,才能公开使用。在刑事诉讼中最常用的是各种笔录,笔录是诉讼活动的客观、真实的反映。笔录如果不全面、不具体,甚至出现错误,则失去真实性、客观性,就不能作为合法证据使用。《刑事诉讼法》第9

5、5条规定,讯问笔录应交犯罪嫌疑人核对和签名,侦查人员应当在笔录上签名。询问笔录上的被询问人只能是一人,不能是二人或二人以上;在审查勘验、检查笔录吋,审查是否邀请了见证人到场;对人身的检查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勘验、检查、搜查笔录上有无勘验人、检查人员、侦查人员、笔录制作人、见证人签名或盖章等。三是审查证据的来源是否合法。要审查每个证据是怎样形成的,在什么吋间、从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收取的,是否按法定程序收集。第…,审查证据是否非法收集。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只要收集证据的手段是非法的,即使收集到的证据是真实可靠的,也不是诉讼上的证据,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在运用时应当予以排除。

6、第二,审查证据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证据特点和种类审查证据来源。物证、书证要审查是否是原件。证人证言,要审查证人所提供的案件情况是怎样知道的,排除传来证言,非法收集的言词证据要坚决排除。鉴定结论,主要审查司法机关送交的鉴定材料是否确实充分,是否具有应回避情形。:是对证据进行实体上的审查。在培训课上,闵星老师从被告人供述、物证、鉴定意见等几方面的证据审查认定进行了详细阐述。本人结合闵星教师的讲解以及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证据种类以及办案实践体会谈谈如何从实体上对证据进行审查判断。(■)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在审查被告人供述与辩解吋应当做到特别慎重,仔细分析核查,以判断真伪。(1)供述、辩解是否合理

7、。从供述、辩解犯罪的时间、地点、动机、目的、手段、后果等多方面分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可能实施犯罪,是否合乎情理,有无矛盾。(2)供述、辩解的动机是什么。是真心悔改、投案自首、如实供述;或者是案内.证据确实充分,无法抵赖,被迫供述;或者是经教育,转变态度,坦白自己罪行;或者是愿意为他人承担罪责;或者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出自己无罪、罪轻或免除处罚;或者是蒙混过关,曲解法律,随意狡辩等。只有真正查清动机,才有助于正确判断供述、辩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