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55467
大小:6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小学生“自主”写作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生“自主”写作习惯的培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建议“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作文教学中尤其要倡导“自主”的学习方法,学生只要拥有作文的主动性,才会调集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才会发现原来自己有事可写。只有有事可写,才谈得事例是否典型,观察是否敏锐,表达是否明晰、感情是否真挚,所以作文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去写,主动体验写作带来的乐趣,并尝试将这种乐趣扩大化,这种主动性单凭学生自己是不切实际的,更不能听Z任Z,努力培养学生“写”的兴趣,如何把学生带到主动“写”的路上呢?我认为不妨从如下几方面做起:一、丰富学生生活体验,激发学生表达欲望什么是写好作文的“本”呢?是内容。高尔
2、基曾说,作文,第一是内容,第二还是内容,虽然任何文章都是思想内容、文体结构和语言表达三方面因素的统一,但是归根到底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没有好的内容,形式也就失去了生命。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章的内容是作者对大千世界的认识,对人生百态的理解,对人生世味的体悟。这些从哪里来?这些来自于他们的生活实践,即他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所感。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把丰富学&的生活视为发挥学生自主习作的重耍环节。在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要做到像叶圣陶所说的“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从小把路走正。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是绝对做不到的。所以我们应把鼓励学生愉快地、积极主动地去接触生活,参与各
3、种实践活动看成是作文教学的准备。但是,如果为了写作文而去开展某项活动,学生会为了作文而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以致产生对活动木身的厌恶情绪。这时不妨先淡化一下写作概念,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例如:一次作文课上,上课一开始我便把这节作文课的内容向大家作了介绍,要求大家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件特别让人感动的事,题目自拟。布置完毕后,我先让学生想想可以写那些内容。几分钟后,有几位同学发言。一位学生打算写她生病时妈妈照顾她的事;另一位打算写同桌借笔给她的事;还有一位想写自己有一次不小心把饭打翻在地,同学们争着把饭菜让给她吃的事……这些内容不是以被大家写过了吗?难道就没有
4、别的题材可写了?我正在寻找引导方法,突然发现讲桌上的一张学生体温测试统计表(非典时期,学校规定每个学生每天都要测体温)。这是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何不让学生写一写这一非常吋期发生的许多感人事迹呢?于是我对同学们说:这段时期“非典”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麻烦。我们周围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你能举一个例了來说说吗?这下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同学们的话可多了。一位同学说人们变得讲卫生乐,随地吐痰的人少了;另一位同学说人们变得爱锻炼了,以前大清早锻炼的多数是老年人,现在年轻人也多起来了;有的说班主任老师对同学们共关心了。连平时不爱多说话的王静同学也主动站起来发了言,“一位在她爸
5、爸工厂打工的江西人,身体发烧,还不肯上医院治疗,她爸爸得知后忙把那位江西人送到医院,经过检查,原来是感冒引起的,她爸爸为她付清了医疗费,并嘱咐她多休息两天,工资照发。那个江西人特别感动。见同学们说得头头是道,我把话锋一转说:这么多感人的事就发生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为什么不写呢?这样引导学生写作,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用心灵感受生活,用心灵与生活交流,在生活实践中寻找写作素材,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情感。二、引导学生讨论,开发学生思维作文训练过程应注意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和讨论,以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认识到作文不仅仅是按照教师的意愿行事,而要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來表达心中要说的话。因而教师不应
6、把学生当成写作技能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把它看成是写作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用心去思考、去探求。因此,四人小组的合作讨论有助于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经过思考得到的想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各抒己见的民主作风,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教师应特别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它能为所有学生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教师要设计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如在审题、立意、选材、谋篇、修改该过程中,我常常把一个问题的几种答案放在一起,让学生辨析正误。这样做常会引起争论,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有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这种讨论不限于课内。我在与学生一走到海棠花圃时,我笑着问:“谁能一句
7、话说说看到的情形?”一个学生兴奋的说:“哎呀,真是万绿丛屮一点红”。我接着再问:“是一点红吗?”其他的学生纷纷回答:“不是一点,是好多点呀!”我又问:“该怎么说才恰当呢?”一个学生想了想,说:“是万绿丛中点点红。”这种无拘束的讨论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此外,我还十分重视学生作后的讨论修改。应该看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之间的边讨论边修改远比有教师一人批改效果好得多,学生对作后讨论修改的兴趣和重视程度也是十分明显的。三、调动学生内在因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