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

浅谈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

ID:46752535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_第1页
浅谈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_第2页
浅谈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_第3页
浅谈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_第4页
浅谈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摘要:盈余管理自20世纪80年代屮后期便成为了会计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并且,近年来上市公司信息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公司管理层为了口身的利益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频发,严重的损害了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因此,本文重在研究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以及分析其产生的动机,旨在为治理有盈余管理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1引言木文旨在研究盈余管理的基木理论,以及对盈余管理的

2、动机中的契约动机和资本市场动机进行分析,文章以文献综述为核心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近年來研究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并筛选出部分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一、盈余管理基本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起,盈余管理便已成为西方国家实证会计研究的其中一个重要领域,在近40年的研究过程中,会计学界对于盈余管理本身的界定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雪珀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将盈余管理定义为:管理层有日的地运用主观判断去干预财务报告以及合约构建,从而误导公司利益相关者或是影响公司相关合约的结果。简而言之,盈余管理是一种“披露管理”。这一定

3、义虽广为学者所接受,但与此同时,有些学者也针对这一定义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对于研发费用这一比较特殊的项目,公司应当设置一个适当的研发费用限制,从而有效的控制研发费用资本化,在这一情况下,运用合理的会计判断去降低收益,能使公司的财务报告更为真实的反映实际的情况,同时更为可靠地反映公司未來的发展预期。盈余管理的另一个广为人知的定义是由斯科特(2000)提出的,他认为,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得经营者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或是公司的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换言之,盈余管理是一种“会计政策管理”。不难

4、看出,无论是哪一种界定,学者们关注的重心都是盈余管理产生的动机,因此,研究盈余管理的动机是认识和了解盈余管理的关键所在。二、盈余管理的动机(-)契约动机沃特和齐默尔曼(1987)曾指出,对于公司的薪酬委员会和债权人而言,“看穿”公司是否进行盈余管理需要花费高额的成本,因此,契约关系便成为了公司和其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这种契约关系主要涉及两个方面:1•借款合约债权人在向公司提供借款或贷款时通常会对其进行偿债能力的评估,以确保其贷出款项的安全程度,换言之进行信贷风险评佔。而另一方面,公司大多在资金短缺时进行债务融资

5、,此时一些公司便会因为财务状况欠佳而且进行盈余管理,通过美化财务报表来提高公司的偿债能力,借以迎合债权人的要求。2.管理层分红众所周知,公司的管理层和其股东之间存在代理关系,绝人多数的管理者并非公司的所有者,管理层尤其是现今公司的高管的薪酬均与其经营管理业绩直接挂钩,这便为管理层提供了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古德瑞、里昂和洛克(1998)曾对一家大型跨国公司的管理层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当管理层发现他们当期不能达到其奖金计划屮规定的经营目标,或是当期收益己足够其获得合约中的最高额奖金时,他们便会考虑将当期的部分收益递延。其

6、次,他们的研究还证明,相较于合约中不设奖金上限的公司,明确规定高管人员奖金上限的公司更容易发生通过对应计数的管理进行收益递延。(-)影响资本市场预期和估值早期盈余管理的研究中,迪安杰罗(1988)以及佩里、威廉(1994)主要分析管理层回购这一事件是否会成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迪安杰罗(1988)研究表明收益是管理层冋购佔值中极其重要的因索,因此公司有动机在这一特殊事件中进行盈余管理。佩里和威廉(1994)检验了在管理层回购事件前公司对非预期应计利润的控制情况,其研究结果显示了在管理层回购前,公司的非预期应计利润

7、大多为负数,借以达到低估公司收益的目的,这一结果充分证明了公司在管理层回购前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盈余管理。近期的盈余管理研究则更为关注新股发行以及股票增发这一类事件,学者们普遍认为公司为了达到最大限度募集资金这一目的,在新股发行或是增发前,通过披露非预期应计利润,或是削减当期的研发费用进行盈余管理,借以获取更高的发行价格。三、结论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国家,盈余管理这一现象在当今社会中已成为一个为学者所广为关注的问题,各界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本文仅対盈余管理的界定进行了简要的总结,笔者认为,盈余管理

8、作为i种“会计政策管理”更适用于我国的经济情况;在对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中,本文仅选取了其中两项笔者认为最为普遍的动机进行分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盈余管理的动机也趋于多元化,尤其在我国这一相对特殊的经济环境下,更是衍生出了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盈余管理动机,例如,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控股公司,这一类企业会为了规避政策限制这一目的而进行盈余管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