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51491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军需课程教学管理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军需课程教学管理改革摘要:本文分析了教学管理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完善课程体系设计、建立评价问效体系、创新管理机制和细化考核办法等方面详细设计军需课程教学管理改革的内容。关键词:军需课程教学管理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213-011军需课程教学管理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1实践性原则(1)教学管理的H的就是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将科学的管理思想与先进的管理技术相结合,因此,教学管理的动机具有实践性。(2)没有哪一种管理方法能适用于任何一个对象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应根据不同情况
2、灵活应变,也就是说,教学管理的理论源于实践。因此,在教学管理改革中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1.2双主体原则以案例教学为例,教师应根据需要选取案例、确定目标、认真组织、敦促学习、发现问题并对学生的讨论及整个过程作出评价。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积极准备、认真阅读、踊跃发言、敢于争辩、虚心听取意见并认真总结。因此,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教,也离不开学生的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管理改革时遵循双主体的原则。1.3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思想,它是以人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核心,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共同目标为引导,在所有成员共同努力下实现教学活动全面、自由
3、发展的管理理念。在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灵活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要对各个环节深入研究,积极探索规律,主动适应教学观念的转变;在考核评估方面,既要强化常规的教学检查,又要根据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学要求,采用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估方法。2军需课程教学管理改革的具体措施2.1完善课程体系设计军需课程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时,应本着强化基础、拓宽口径、文理渗透、提高能力的原则,对课程设置进行整体优化,整合取舍。在具体操作屮,必须本着加强基础课、优化专业课、拓展选修课、强化技能课的思路进行课程设计,可分为理论模块、实践模块和拓
4、展模块。理论模块:日前,军需各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不能满足本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所以针对教学的内容和结构,将原來的一门大课程分为两到三门小课程,并把一些与专业关系不是很紧密的内容划分到拓展模块中,使内容更加独立、紧凑而不像远些那样多而杂。实践模块:我们在课程设计上应该一改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对军需课程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训实作课时。一方面,耍求任课老师,特别是主讲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相关课程的业务软件,优先安排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主干课程的主讲教师,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另一方面,加强实作设备、实验室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加大硬件设备的投入力度。此外,还应
5、安排适量的专业课程综合实践和毕业综合实践,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系统地模拟解决未来部队实际工作屮可能遇见的业务问题。拓展模块:第一,应当适当增加一些军需方向的选修课程,缩小专业课程内部课时分布与培养目标耍求的偏差;笫二,选修课的课程Z间要相互关联、交叉、融合、渗透,进行合理取舍、优化整合。2.2建立评价问效体系军需课程作为后勤管理专业的重要内容,应结合学院、系的评价系统,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评价体系。(1)军需课程教学投入评价。可包括以下内容:课程教学经费与设备设施的投入;教师队伍的建设;军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实验室与仪器、教学图书信息资
6、料、实习试验基地、实践体系等方面的投入与建设;课程组教学工作责任人制度等。(2)军需课程教学质量的过程评价。可包括以下内容:专职教师教学过程控制;教学过程的条件保障;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学生发展过程控制;教学计划落实的过程控制;教学检查的落实。(1)军需课程教学产出质量的评价。可包括以下内容:军需课程考试考核的控制;军需方向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控制;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应届毕业生评价;毕业生在部队任职军需工作岗位的质量跟踪调查。(4)军需课程教学的反馈与修正。可包括以下内容:优化学生评教问卷,完善学生评教制度;跟踪毕业生就业,进行毕业生意见调查;建设信息反馈和建
7、议系统,形成落实机制;建立课程教学改进的激励机制;建立课程教学质量指数评估系统。2.3创新管理机制(1)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管理。首先,要抓好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管理。专业基础课是专业课的基础,基础课程教学效果不好,会很大程度的影响专业课程的教学。其次,耍抓好专业课的教学管理。专业课程的课时安排、知识结构、教学目标、考核目标、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等都与学生的第一任职息息相关。再次,要抓好选修课程的管理。在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专业课程偏少,专业课程内部课时分布不合理的情况下,选修课能对军需课程的不足起到很好的弥补作用。(2)对教学工作进行全过程管理。具体表现为对教师
8、教的管理和对学生学的管理。在教的环节应加强对备课和课后辅导的管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