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清末财政权与军事权的变更

浅论清末财政权与军事权的变更

ID:46745798

大小:6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清末财政权与军事权的变更_第1页
浅论清末财政权与军事权的变更_第2页
浅论清末财政权与军事权的变更_第3页
浅论清末财政权与军事权的变更_第4页
浅论清末财政权与军事权的变更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清末财政权与军事权的变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清末财政权与军事权的变更摘要:财政权和军事权是历来中国封建王朝统治权的重中之重,从租庸制、府兵制,到一条鞭法、兵屯制,再到清朝的摊丁入亩、八旗制度,时代的统治者一再调整经济和军事,保持中央集权和地方口治的高度和谐。在清末,止是地方在与中央的博弈中,获得了基本上独立的财政权和军事权,导致了清王朝的灭亡。清王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覆灭既是反封建、反殖民、反帝国主义的胜利,也是民族主义、民生主义、民权主义的胜利,然而细想而来,中国以孙中山为首的三民主义者却难以称得上是这场胜利的主力大军,武昌起义的胜利本身就是一

2、场偶然的起义,而其后而来的各省独立才是清王朝致命的打击,所以孙中山们没有获得革命的果实,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一场实实在在的革命战争来推翻以往的桎梏。今天,在这里笔者想讨论的是,为什么清王朝失去了统治力量,不是鸦片战争,也不是各项条约。挖掘清王朝基石的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由起义带来的连锁效应导致了清王朝对财政权和军事权失去了彻底的控制,从此覆灭只是时间问题,待政治上的强者——慈禧,一旦离世,满清统治者已经无法挽回自己的命运,成为时代的弃儿。一、太平天国前的财政和军事制度(一)财政制度清王朝建立后,国赋征纳遵行一条鞭

3、法,按明朝历年间的则例征收,地赋和丁赋发别征课。但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地银和丁银分别征收的弊端口益突出;中国最勤勉的皇帝——雍正,针对''户口日增,地未加广”的情况,规定固定丁银数量,此后所生人丁,不再征赋,实施“地丁合…”。地税从此称为“地丁”,开始“摊丁入亩”的赋税改革。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不仅是明朝一条鞭法以来赋役内容的继续简化,更重要的是全国赋役制度的一次再统一,不仅有利于国家财税制度的贯彻,而且促进了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田赋一直是中央直属,地方不得染指。(二)军事制度清朝初年,实行的是八旗制度,是努

4、尔哈赤在女真牛录制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初期,军事权力集中于土公贵族,重大决策由贵族共同讨论决定,是为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后皇太极仿明朝制度设立六部,试图逐渐削弱满洲贵族权力。顺治年间,又对八旗制度进行改革,由皇帝亲自掌握正黄、镶黄、正白三旗,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改变了以前八旗由不同王公掌握的局而,同时加强上三旗的实力,军事权逐渐集中到中央。八旗又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旗设都统(固山额真),由中央八朴诩统衙门掌握,地方督抚无权征调。此外,作为补充,设立了汉军绿营。绿营兵,主要是清军入关

5、后收编的明朝降军和各省改编的队伍,用绿色军旗,故称绿旗兵或绿营兵。在各省者,由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等所统辖。二、太平天国时期的变局因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八旗由于长期由政府供养,丧失了战斗力,在镇压太平军时屡败,丁•是南北各地地主团练武装迅速发展,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组织的淮军以及左宗棠组织的楚军便应运而生了。这些地主团练武装后改编为练军与防军。在镇压起义过程中,由于南方已经被占领,中央财政出现危机,曾国藩提出了一不要钱、二不要兵,只要授权的对策,只要清王朝允许自己在财政制度、军事制度外,拥有口主权就可以了,饮鸩止渴的清

6、王朝没有犹豫,一口喝下了这杯美酒。太平天国失败后,曾国藩权倾东南,逐渐向经济领域、工业领域发展,以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为首的地方督抚拥有了自己的军事武装——北洋、南洋,建立游离于中央的独立财政——厘金制度、招商局、各类工矿企业。三、清王朝的应对措施慈禧作为一名政治强人,从亡夫手中继承了清王朝的统治权,岂能不知地方做大的利害,立即应对很多措施。一是利用人事调动。将曾国藩调入屮央,任直隶总督,同时试探性的任命马新贻为两江总督,在湘军的大本营里扎一根刺。然而曾国藩从自己的政治目的考虑,直接正面应招,一方面马新贻在上任的阅兵

7、场上遇刺(可参见刘德华、金城武、李连杰的《投名状》故事),给了中央一记响亮的耳光;另一方而通过天津教会案等政治自污,表示自己没有政治上的野心,但同时迅速完成权力交接,李鸿章、张之洞等迅速接班,将朝廷的政治手腕无形化解。二是削弱地方势力。朝廷通过多方面来实现这一目的,一方面是引援,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朝廷坐山观虎斗,坐看南洋集团、北洋集团与国家之间争斗,很多年后,人们一直说,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与F[本国之间的战争,其结果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是内斗,挑拨李鸿章与左宗棠的矛盾,利用李鸿章的经济操盘手盛宣怀和外国买办联合诛杀了

8、左宗棠的经济后台胡雪岩,最后迫使左宗棠淡出权力圈,实现了朝廷的以汉抑汉的目的。然而作为一名出色的权力操盘手,慈禧等满清统治者没有分清家和国的关系,在他们眼中满清乃至小国都是满族皇帝家,再出卖国家、民族权力,也无妨他们的政治统治,从此失去了民心。三是进行商战。尝试进入工业,在天津设立了机器局,直接插手兵工业,建立了枪炮局和火药局;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