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清末新政的官制改革

浅论清末新政的官制改革

ID:46470938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4

浅论清末新政的官制改革_第1页
浅论清末新政的官制改革_第2页
浅论清末新政的官制改革_第3页
浅论清末新政的官制改革_第4页
浅论清末新政的官制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清末新政的官制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清末新政的官制改革摘要:本文对清末新政的官制改革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官制改革的原因,剖析了其具体内容和改革的结果与影响,旨在探究官制改革在史实中的指导意义,它开启了国家体制走向现代化的先河。关键词:新政;官制改革;资政院;内阁屮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183-01八国联军入侵加Z《辛丑条约》的签订,面对清朝社会层出不穷的内外忧患,清政府进行了一次官制改革,其目的是为了挽救自身的统治危机,虽没有达到既定的冃的,但对中央官制与地方官制的厘定、设立资政院、责任

2、内阁等在一定程度上具冇进步意义,是20世纪屮国社会变革的可贵开端,它改变了延续数千年的传统格局,使中国国家体制向近代迈进。一、清末新政官制改革的原因1、中央官制存在积弊。1906年8月,在奕?恋纫槎0母母锚醒牍僦谱嗾壑性?提及,清代中央官制的积弊主要有:权限不分、职任不明、名实不符。2、地方官制存在问题。地方官署级数太多、地方衙署缺乏辅佐机构。3、选官方式陈IH。清末官员选用方式陈旧,科举制度和“以官养官”的捐纳制弊病丛生。4、社会现实的推就。随着汉族官僚的崛起,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减弱,此外,鸦片战争以来,

3、列强入侵,清朝乂屡遭失败,在日渐高涨的立宪呼声中,1906年9月1日,清政府终于下定决心颁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1906年9月1日清政府正式宣布“预备仿行立宪”,由此官制改革正式推开。二、清末官制改革的内容清政府的官制改革从1906年9月开始启动,分为两个过程:第一,是中央官制与地方官制的厘定;第二,是资政院、责任内阁的设立。1、屮央官制的改革。清政府官制改革,首先是从中央官制开始。屮央机构按照“留、改、并、增”的原则,做了如下调整:第一,留用的机构,如:内阁、外务部、吏部等;笫二,改革的机构,如户部改为

4、度支部等;第三,合并的机构;第四,增设的机构,如邮传部。1906年11月6日,中央官制初步厘定。资政院掌立法,大理院主审判,法部监督,由十一部组成的政府掌行政。这样,屮央体制的三权分立基本确立。2、地方官制的厘定。继中央官制改革之后,即1907年5月,清政府又对地方官制进行改革。地方行政共分省、府(厅)、州、县四级,地方各级衙署一律增设辅佐机构和添设辅佐人员。地方官制的改革,亦仿照中央,实行三权分立。以督抚衙署为全省最高行政机构,以提法司为司法机构,另于省会所在地设立地方高等审判厅,专司审判。至于立法,每省设

5、省议会,为全省立法机关。这使得地方上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开,地方各级政府机构的职责权限进一步明确。改革后的地方行政由于各级官署内部机构设置相对应,办事归口,增添了活力。3、选官方式的改进。实行官制改革以后,明令停止捐纳,官吏录用方面最大的变化是停科举,兴学校,以新式学堂、留学生作为官吏的储备库,这也是吏治改革最主要的成果[2]。1906年科举废除后,留学生和新式学堂的毕业生代替了三年一次的科举应试者,成为新官吏的候补队伍,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制度在中国得以建立起来。新式知识分子很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志士,积极参

6、政,力图改革社会。4、新机构的创立。1907年9月,清廷发布上谕说:“中国上下议院,•时未能成立,巫宜设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3]。资政院是一个带有民主性质的议会组织,资政院设总裁一人,总理全院事务,由王公大臣中特旨简派,议员共200人,分钦选、互选两类,各100人。议员任期三年,任满一律改选。资政院议员会议有权决议国家岁出、岁入、预算和决算,有关税收的法律以及“奉特旨”交议申件。在设资政院的同时,清廷命令各省督抚设咨议局,各省咨议局被视为具有地方议会的性质。咨议局的成立,削弱限制了地方长官的专制能力,它标

7、志着人民参与管理国家政治生活的开始,是清朝政治制度开始民主化的一个起点。资政院和咨议局的建立使传统的立法、司法、行政一体化的专制集权制度开始瓦解,这在屮国近代史上开了屮国议会制度的先河。1911年5月,清政府颁布了《新内阁官制》,决定取消军机处和旧内阁等机构,成立新内阁作为君主立宪政体的最高行政管理机关。新内阁设有外务、民政、度支、陆军、海军、农工商、邮传、理藩等十部。同时,为保证皇帝权威,防止内阁权力过重而增设弼德院。责任内阁的成立,使清朝中央政权真正做到了机构统一,权力集中[4]。军机处是皇权高度发展的产

8、物,它被责任内阁制度取代,虽然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但它无疑是对专制王朝的限制,体现了行政权的独立倾向。三、清末新政官制改革的影响山于资金保障的缺失,清末财政异常困窘,一方Mi外债压力极为沉重,另一方面财政赤字庞大,严重的财政困难使官制改革步履艰难。自庚子之役始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政府权威每况愈下,可见,中文权威的失落,恶化了改革的社会坏境,严重干扰并影响了官制改革的正常进程及其成效;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