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通货膨胀货币因素及货币疗法

浅论通货膨胀货币因素及货币疗法

ID:46745704

大小:6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通货膨胀货币因素及货币疗法_第1页
浅论通货膨胀货币因素及货币疗法_第2页
浅论通货膨胀货币因素及货币疗法_第3页
浅论通货膨胀货币因素及货币疗法_第4页
浅论通货膨胀货币因素及货币疗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通货膨胀货币因素及货币疗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通货膨胀货币因素及货币疗法(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湖北武汉430223)摘要: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以超量的货币供给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累积了形成通胀的巨大风险。管理通胀预期,治理通胀应推行量化紧缩的货币政策,包括存款准备金率、汇率、利率、公开市场业务等一系列的货币政策组合。关键词:通货膨胀;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中图分类号:F821文献标识码:A一、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国际上流行的主要有三种:需求拉动说、成本推动说和结构失调说。这些说法的差异与不同时期通胀发生的经济背

2、景有关,也反映了不同理论观察角度的不同,但在实践中,特别是近年来引发我国通胀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我国2007—2008年发生的通胀就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有需求拉动、也有成本推动,有结构失调、也有输入因素,是一种混合型的通胀。投资过热、消费升级,大量的流动性流向楼市和股市,这是需求拉动;新“劳动法”的执行使工资成本上升,原油、铁矿石等资源品价格、国内某些行业的产品价格上涨,形成成本推动;国际贸易失衡,巨额顺差的长期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国内,国际市场物价上涨

3、,各国的通胀以种种方式输入国内,这是输入型的通胀;还有供需失衡,部分产品供过于求,部分产品供不应求:比如,猪肉涨,鱼、鸡蛋却不涨;煤、铜涨、有色金属却不涨,这是结构性失调;再加上国内突发的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对物价的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尽管受多方因素的影响,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信用膨胀、货币供应超过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流动性过剩所导致。依据古典学派货币需求理论中的费雪方程式:MV=PT推导出P=MV/T,式中的M代表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T代表交易总量,P表示物

4、价水平。分析上式,V是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假如是固定的,则物价与货币供应量成正比,与交易总量成反比,而T又是由生产决定的,在短期内大体是稳定的,所以P与M的关系最为密切。尽管费雪方程式没有考虑微观经济主体持币动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但从宏观的角度分析货币需求,揭示出P与M的密切联系和内在关系从而具有重要意义。分析P与M的关系,一定价值量的商品需要一定量货币才能实现,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与商品价值量存在着对应关系,在信用货币流通情况下,国家法律强制纸币进入流通,并在技术上具有无限供给货币的可能性。由于纸币没有内

5、在价值,不具备金币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功能,进入流通的过多货币量不可能自动退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的情况,必然意味着货币供给量过剩,或者说如果交易总量固定,货币量增加必然会推动物价上涨。所以说,没有货币的持续供给和扩大,货币贬值、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通胀现象是难以形成的。也可以说不论通胀在何种情况下发生,是什么具体原因造成的,总是与货币供应量持续扩大相联系的,通胀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二、当前货币因素对通胀的影响按照货币学的基本原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每产生1元价值,作为货币发行机构的中

6、央银行也应该供给货币1元,超出1元的货币供应则视为超发。当然在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市场化改革等原因,资源商品化、货币化进程加快,货币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广义货币二流通中现金+银行活期、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适度高于GDP增长也是合理的,但过度的货币供给量却非常容易带来通胀。据有关方面的统计,2010年底我国39.798万亿余元GDP规模是1978年3645.2亿元的109倍,而同期M2却从1978年的859.45亿元增长到2010年底的72.587万亿,为844.6倍。如依39

7、.798万亿余元GDP规模,超发货币近32.789万亿元。又以M2与GDP的比例关系分析,目前美国只有0.6倍,日本、韩国不过是1倍左右,而我国2000年GDP总量为8.9万亿元,M2为13.5万亿元,是GDP的1.5倍,多出T4.6万亿元,而到2009年我国GDP总量33.5万亿元,M2为60.6万亿元,是GDP的1.8倍,比差多出了27.1万亿元。2010年GDP总量39.8万亿元,M2为72.587万亿元,是GDP的1.824倍,比差多出了32.789万亿元,。可以说过去三十年,一方面我们以超量

8、的货币供给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带来的就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和物价的上涨。但是为什么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在表象上并没有严重的通货膨胀,30年来CPI上涨年平均不超过4.9%,甚至有些年份例如1996—2004年出现通货紧缩呢?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化国家在推行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也加速推进了资源的商品化和货币化的进程,从而吸收了大量的货币。例如在八十年代初期,城市职工在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方面用的钱多,有些还得用票证配给,当时的教育、住房、医疗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