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胡适与鲁迅的文化性格

浅论胡适与鲁迅的文化性格

ID:46745593

大小:6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胡适与鲁迅的文化性格_第1页
浅论胡适与鲁迅的文化性格_第2页
浅论胡适与鲁迅的文化性格_第3页
浅论胡适与鲁迅的文化性格_第4页
浅论胡适与鲁迅的文化性格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胡适与鲁迅的文化性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胡适与鲁迅的文化性格摘要:五四时期的中国,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在曲对改革与革命相继失败的现实,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开始积极探索思想与文化的变革,被推到了历史的舞台上,本文以胡适与鲁迅为例,分析五四先驱知识分子不同的文化性格与思想主张,感受五四先驱知识分子的人格魅力。关键词:新文化运动;胡适;鲁迅;文化性格五四时期的中国处于新旧交替的社会巨大变革之中,自古以來,政治在中国传统的统治秩序中一直处于屮心地位的现象,决定了丿力代知识分子无可争辩的对国家政治现实抱有高度的热情,特别在近代国势日衰的情况下,救亡图存成为压倒一切的时代主旋律,人们更是把富国强兵的希望都寄托在

2、政治变迁上。然而近代屮国的政治改革并没有给处于危机Z屮的中国带來希望,在一次次的政治革命失败之后,面对政治与经济上的巨大危机,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积极探索思想与文化上的变革,历史的洪流将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再次推上了社会历史的舞台,在这个极具变革气质的大时代中,他们以先驱者与启蒙者的形象出现,结成联盟,共同为处于危亡中的国家寻求新的岀路,作为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他们不仅在历史上大放异彩,其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与文化性格仍然深深影响着后来者们。五四时期被誉为“十项全能冠军”的胡适,引领了新文学革命、白话文运动、新诗革命和新学术革命,功勋和地位仅次于陈独秀,堪称为新文化

3、运动副帅。1917年1月2卷5号上的《文学改良当议》是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首篇力作,也是这位风度翩翩的学者从美国留学归来之后,在中国文化界开始崭露头角的首秀。在《文学改良当议》中胡适提出作文的精髓为“八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Z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由此拉开了白话文运动的序幕,他首先向古文发难,主张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创造一流的国语与一流的中国文学,在《五十年之中国文学中》、《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章中,他认为,古文不利于思想的传播与普及,之前的文学改革之所以没有成功的原因,就在于语言,他意识到文言与白话的

4、根本对立就在于他们身份的不平等,是知识分子与普通大众之间存在“我们”与“他们”之间的不平等,他想要以语言形式的革新“文言合一”来消弭“我们”与“他们”之间的距离,用语言形式的变革来达到思想变革的目的,胡适仍然在思想上延续了梁启超的“新民”主张,文学承担着救亡的责任,通过文学來达到“新民”的目的,然而从思想到语言的转向,胡适相较于梁启超迈出了更为重耍的一步。对于白话文的倡导,胡适可以说是身体力行,他带头用白话文写作,发表了大量的白话文、白话诗,其中不少为开山之作。为推动白话文学革命作出了实际的贡献。他对于白话文的倡导,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同样

5、看到他妄图用语言的革新来达到思想的革新,从而消除“我们”与“他们”之间的不平等,最终达到文学启迪国民,创造“新民”的冃的,是很不切合实际的。但是,自始至终,胡适对于自己的文学革命主张是报有极大的信心的,与更具革命家气质的新文化运动的侶导者陈独秀的经历相比,胡适的生活似乎要更为顺遂一些,早年便声名鹊起,回国之后就成为“持文坛牛耳”的文化偶像,所以他的自信并非是无来由的,同时,由于他在美国留学期间深受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思想的影响,胡适是一个坚定、自信而乐观的启蒙主义者,相对与陈独秀來讲,其实他缺乏对于中国现实国情的深刻体验,所以他并没有陈独秀身上那种激进而革命的气质,

6、相反的,他始终认为以美国的模式来改造中国是最为理想的方案,以一种更为温和与渐进的形式来实现文明的再造与新生,虽然他对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极为推崇,但事实上,传统文化仍然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他的治学观念与为人处世的态度,与极具革命者气质的陈独秀相比,胡适则是将传统知识分子的主流精神与西方自由主义完美融合的学者典范。五四时期的鲁迅相对于声名鹊起的陈独秀与胡适来讲,则显得要沉寂很多。或者说与他们相比,鲁迅并不是五四精神的典型代表,“五四运动的真正代表其实是胡适。”而鲁迅“体现着新与旧的冲突,同时也体现着另一些超越历史的更深刻的冲突。他从不曾得到他的同吋代人胡适和周作人所曾

7、享有的那种宁静的心境,但他却是比他们中间任何一个都更其伟大的天才。”①早在1907年,鲁迅就开始写作了《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摩罗诗力说》等一系列颇能代表其早期思想的著名文章,与延续梁启超的“新民”思想,迫切想要用西方文明来改造中国的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來讲,鲁迅已经开始了对于现代文明的深刻反思,他用总览世界的眼光,将东西方文明置于平等的位置,反思西方文明“矫往事而牛偏至”的文明观,他认为西方文明本身也是存在弊病的,尤其是“物质也,众数也,19世纪末叶文明之一面或在兹,而论者不以为有当。”②鲁迅认为,19世纪物质文明的发展和多数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